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医学教育管理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本科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唐文静, 毛绚霞, 阿依赛乃木·艾尼瓦尔, 朱婷玉, 蔡威, 沈秀华
    2022, 42 (10):  865-868.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20301-00235
    摘要 ( 203 )   PDF(873KB) ( 96 )  
    目的 了解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为我国营养学人才培养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2008届至2020届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就业信息、现工作情况和对本专业职业发展的认识等。结果 61.7%(158/256)的毕业生选择就业,37.8%(97/256)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95.3%(244/256)的毕业生认为高学历能一定程度提高就业竞争力,89.8%(230/256)的毕业生认为持有注册营养师证书对职业发展有一定的帮助。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以医院营养科[31.6%(50/158)]、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场监督管理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卫生系统事业单位[24.7%(39/158)]、食品/营养/健康管理/医药企业[24.1%(38/158)]为主。就业于医院的毕业生跳槽率最低[28.0%(14/50)],食品/营养/医药企业最高[73.7%(28/38)]。结论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医院营养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营养/健康管理/医药企业,医院营养科的专业符合度和稳定性较高,较高学历和注册营养师证书被认为对职业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要他人和专业承诺对护理学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影响
    吴映晖, 方琼, 林炜栋, 王蓓, 吕伟波, 刘哲军, 朱大乔
    2022, 42 (10):  869-873.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20307-00272
    摘要 ( 87 )   PDF(854KB) ( 52 )  
    目的 分析重要他人、专业承诺对护理学专业应届毕业生(以下简称护理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影响。方法 2020年2至4月,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上海市4所医学院校护理毕业生477人进行线上调查。问卷由一般情况调查表、护理专业承诺量表、重要他人和就业选择调查表组成。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查不同就业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 护理毕业生择业的最重要他人依次为父母[70.6%(337/477)]、教师[12.2%(58/477)]、同伴[9.4%(45/477)]和其他人[7.8%(37/477)]。67.9%(324/477)护理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为“医院护士”。护理毕业生专业承诺评分为(100.53±20.71)分。护理毕业生的专业承诺总分越高,越不可能选择考研(OR=0.961,95%CI=0.938~0.984)和其他无关职业(OR=0.916,95%CI=0.886~0.948);对实习带教教师的满意度越高,越不可能选择其他无关职业(OR=0.164,95%CI=0.030~0.894;OR=0.371,95%CI=0.144~0.959);教师可能是影响护理毕业生选择继续考学的最重要他人(OR=2.896,95%CI=1.212~6.920)。结论 专业承诺是影响护理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关键因素,教师对护理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影响较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程思政建设
    叙事医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
    李飞, 何仲
    2022, 42 (10):  874-878.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20222-00198
    摘要 ( 121 )   PDF(885KB) ( 122 )  
    作为一门医学人文专业课程,叙事医学应当积极回应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指向,并在本土化进程中协同推进。本文基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叙事医学课程教学经验,尝试概括专门的叙事医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文章以理念阐释、实施方法和学生反馈为基本结构,详细介绍了加强叙事医学课程的总体设计、凝练课程特色深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教学实施与反馈、课程思政效果综合评价等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供医学教育同道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
    崔妍, 李晓霞
    2022, 42 (10):  879-882.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20729-00952
    摘要 ( 152 )   PDF(833KB) ( 183 )  
    课程思政是以各专业课程为载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教育理念。本文从树立课程思政目标、挖掘课程思政素材、设计课程思政案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构建课程思政网络教学平台和引入量化评价体系等方面,介绍了天津医科大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情况。于2021年6月,在课程结束后对2019级4个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整体满意度为93.6%(615/657),对课堂思政教学时长和线上线下结合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满意度分别为91.5%(601/657)和81.9%(538/657);对课程5项德育目标的达成满意度分别为89.8%(590/657)、93.3%(613/657)、92.4%(607/657)、92.7%(609/657)和93.6%(615/657)。医学微生物学的课程思政实践达到了预期的育人目标,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程改革与建设
    以课程形式指导低年级医学本科生阅读科研文献的探索与实践
    马利伟, 张巍方, 汪继印, 仇冠楠, 倪菊华
    2022, 42 (10):  883-887.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20325-00383
    摘要 ( 85 )   PDF(889KB) ( 100 )  
    科研文献阅读是医学生需要尽早掌握的一项必备技能,也是培养其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以课程形式指导低年级本科生阅读科研文献,有助于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文献阅读方法,为其日后学习和深造奠定扎实基础。本研究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教学团队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各专业二年级和三年级本科生开设的校级通识选修课程“科研文献学习与交流”为例,阐述了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并通过课程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选修过本课程的137名学生中,99.3%(136/137)的学生均能够顺利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并通过考核。对2020至2021年选修本课程的72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以课程形式指导低年级本科生阅读科研文献能够提升学生的文献阅读能力[88.9%(64/72)]和口头报告能力[66.7%(48/72)],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51.4%(37/72)],并使学生从同伴学习中获益[63.9%(46/72)]。本课程初步建立了一套以独立课程为形式,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早期科研训练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养,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需求为导向的医学生早期接触护理课程应用研究
    李莉, 谢铃莉, 焦静, 郭娜, 李玥, 王巍, 潘新伟, 赵霞, 佟冰渡, 刘芳, 史冬雷
    2022, 42 (10):  888-892.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20105-00014
    摘要 ( 65 )   PDF(858KB) ( 46 )  
    目的 探索以需求为导向的医学生早期接触护理课程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首次进入北京协和医院参加临床早接触课程的2017级及2018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1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级为70名学生设为试验组,2017级45名学生设为对照组。试验组以需求为导向进行早期接触护理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的设计并应用,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授课方式,课程结束后以学生对课程的了解程度、认可程度、满意程度以及跨专业学习准备度为课程效果考核指标。通过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试验组学生比对照组学生在对课程的认可程度[(3.63±0.78)分比(3.11±0.83)分]及满意度评分[(13.59±1.48)分比(11.29±2.36)分]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学生团队协作、以患者为中心及跨专业学习准备度总分分别为(53.49±5.30)分、(22.90±2.11)分、(93.31±7.58)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50.78±4.98)分、(22.07±2.11)分、(88.62±4.83)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阶段推进以需求为导向的早期接触护理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提高医学生团队合作与共情能力,提高早期接触临床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方法
    漫画教学在医学教育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杨蓓, 王茵, 程康耀
    2022, 42 (10):  893-897.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20320-00347
    摘要 ( 110 )   PDF(900KB) ( 106 )  
    漫画教学在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记忆和主动思考上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漫画教学在我国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仍较为欠缺,本文在系统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医学教育中漫画教学的功能特点、设计原则、实施过程和应用效果。医学领域的漫画教学对漫画的艺术性和专业性要求较高,需要对漫画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如何实现漫画教学联合翻转课堂等其他教学方法,以提高医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提升教学效果,是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政视域下妇产科护理学进阶式混合教学探索与实践
    李佳梅, 任玉兰, 杨瑶, 苏茜
    2022, 42 (10):  898-902.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20328-00390
    摘要 ( 95 )   PDF(888KB) ( 83 )  
    目的 探索思政视域下妇产科护理学课程进阶式混合教学实践和效果。方法 采用试验对照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2014至2018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教学改革后的2017至2018级的179名学生为试验组,2014至2016级的234名学生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进阶式混合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通过妇产科护理学考试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期中测验、见习病历报告和期末理论考试分别为(72.05±15.15)分、(88.18±15.12)分和(73.61±12.37)分,高于对照组的(62.85±12.52)分、(84.26±9.74)分和(63.53±11.37)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学生实验考核成绩为(85.35±13.81)分,低于对照组的(91.17±7.43)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1,P<0.001)。81.7%(85/104)的试验组学生认为进阶式混合教学有助于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兴趣有选择性地学习,80.8%(84/104)的学生认为有助于提高对课程的满意度,77.9%(81/104) 的学生认为有助于提高课程的趣味性。结论 思政视域下进阶式混合教学可以提高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效果,并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可以在高等护理学教育中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技术
    2000至2021年线上医学教学研究的热点与演化
    姜红宇, 梁磊, 孟怡辰, 闫敏, 时佳子, 王志农, 肖建如, 楼棪
    2022, 42 (10):  903-906.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20412-00469
    摘要 ( 125 )   PDF(841KB) ( 125 )  
    目的 本文总结我国线上医学教学在2000至2021年的发展历程、热点和前沿,以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线上医学教学为主题的3 972篇论文作为资料来源,利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对2000至2021年期间年发文量和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 2000至2018年,年发文量从18篇增长至239篇,年均发文量增长率为15.5%;2019至2021年,年发文量从240篇增长至732篇,年均发文量增长率74.6%。关键词聚类分析形成5类主题,前5位高中心性关键词分别为网络教学、教学改革、线上教学、教学方式和医学教育。近3年的前沿主题突现词为自主学习、实践教学和慕课。结论 2019年以来,线上医学教学相关研究发文量增长明显加速,涵盖学科范围不断扩大,新兴技术应用不断增多,教学理念不断变革。以学导教、主动学习和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等内容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如何加强在线课堂即时交互性,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终身学习理念,推动线上教学与虚拟现实等新技术融合,提升教学质量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情景模拟教学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何丽丹, 吴建波, 谢新平, 林瑶, 包秋芳, 张霞, 陈丽红
    2022, 42 (10):  907-911.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20311-00305
    摘要 ( 105 )   PDF(886KB) ( 80 )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至2021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住培学员61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1名学员采用情景模拟教学,对照组30名学员采用传统教学。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al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教育环境评估量表和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比较两组学员考试成绩差异。结果 试验组学员OSCE总成绩为[(370.16±6.19)分],高于对照组学员[(343.63±8.94)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51,P<0.001);试验组学员对学习、教师、学术和教育环境4方面知觉评分分别为(29.35±2.15)分、(32.06±2.32)分、(22.13±1.76)分和(31.19±3.08)分,均高于对照组学员的(25.53±1.94)分、(27.90±2.55)分、(19.27±2.52)分和(27.93±2.86)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学员对学习效率、自信心、临床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临床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6方面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61±0.49)分、(4.58±0.50)分、(4.71±0.46)分、(4.81±0.40)分、(4.74±0.44)分和(4.74±0.44)分,均高于对照组学员的(4.17±0.59)分、(4.20±0.66)分、(4.13±0.57)分、(4.03±0.40)分、(4.23±0.63)分和(4.07±0.42)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有助于提高住培学员的OSCE成绩,并得到学员的一致认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教学
    多学科联合产科教学查房的病例库建设
    张丛, 孙茜, 陈素华, 邓东锐, 曾万江, 刘海意, 姚飞, 冯玲
    2022, 42 (10):  912-915.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20428-00556
    摘要 ( 60 )   PDF(832KB) ( 57 )  
    多学科联合的门诊诊疗模式已经在中国公立医院重点推广,探索与之相衔接的多学科联合的本科实践教学形式为培养新时代医学生的综合素养奠定基础。本文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产科多学科联合门诊完成就诊的病例155例,统计主要诊断病种及参与学科分布,建立以产科疾病为中心、应用于本科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的多学科联合教学查房病例库。在病例库中选取1例胎儿泌尿系统异常的典型病例进行初步教学查房实践探索。教学反馈数据显示,90.9%(20/22)的学生认为临床思维能力有所提升,81.8%(18/22)的学生认为病史采集和临床技能操作能力有所提升,68.2%(15/22)的学生认为沟通能力有所提升。多学科联合产科教学查房的病例库在本科生实践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生教育
    我国麻醉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文献计量学分析
    梁建芬, 黑子清, 李响
    2022, 42 (10):  916-919.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20221-00589
    摘要 ( 99 )   PDF(2638KB) ( 77 )  
    目的 分析麻醉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的特点和其研究主题,以期对麻醉学博士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1988年至2020年的麻醉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记录各论文基本情况,采用VOS viewer软件提取纳入论文的关键词,并对高频关键词进行可视化聚类分析。结果 共检索出来自46所高等院校的麻醉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1 073篇;论文数量排名前10的学校论文数量之和占全部论文的62.5%(671/1 073);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共314名;超过半数的学位论文被引次数为0;学位论文的研究主题主要有疼痛、肺损伤、神经认知功能改变、缺血再灌注损伤、静脉麻醉药物作用机制5个。结论 麻醉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所属院校和导师相对集中,学位论文质量有待提高。虽然研究主题已形成多个研究方向,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拓展该专业博士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留学生教育
    中国—东盟高等医学教育合作意向和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白婧, 孙秋丹, 李晓佳
    2022, 42 (10):  920-923.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20308-00279
    摘要 ( 52 )   PDF(839KB) ( 35 )  
    目的 了解中国和东盟院校在医学教育领域合作的意向和需求,促进中国和东盟医学教育的共同发展。方法 2020年5月,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中国—东盟高校医学联盟的43个成员单位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合作意向、专长与挑战等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20所中国院校和10所东盟院校完成了问卷调查。中国和东盟院校合作意愿较高的领域包括本科生课程设置(中国14所、东盟8所)、科研能力培养(中国17所、东盟7所)和在线课程(中国17所、东盟7所);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中国18所、东盟9所)、研究生交流(中国18所、东盟9所)、短期课程培训/研讨会(中国19所、东盟8所)、在线课程(中国14所、东盟7所);医学生临床观摩/轮转(中国15所、东盟9所)、青年学术会议与研讨会(中国18所、东盟7所)。中国和东盟院校均认为自身在本科生课程设置(中国11所、东盟6所)、研究生短期课程培训/研讨会(中国10所、东盟5所)、临床观摩/轮转(中国10所、东盟5所)方面具备专长。超过一半的中国和东盟院校认为双方合作不存在挑战。结论 中国和东盟院校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合作意向点较多,双方在在线课程等方面的合作意愿均较强。在部分领域中国或东盟院校的单方合作意愿高,未来应立足双方合作的意向点,进一步挖掘双方在医学教育方面的专长和特色,深化医学教育合作、促进中国和东盟医学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继续医学教育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至2020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执行情况分析与评价
    刘梦冉, 马会来, 崔少颖, 马静
    2022, 42 (10):  924-928.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20328-00395
    摘要 ( 46 )   PDF(883KB) ( 35 )  
    目的 分析2013至202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开展情况,为提高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网上申报与信息反馈系统中报告的2013至202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实施情况,统计和分析项目举办天数、地点、师资、培训学员、项目负责人及培训效果等。采用χ2检验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2013至2020年获批项目448项,实际开展381项,执行率为85.0%(381/448);培训天数以1~3天为主[64.0%(244/381)];中级及以下专业技术职称学员群体所占比例为67.1%(33 505/49 951)。授课教师中,本单位教师所占比例较高[68.8%(1 997/2 901)];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占64.8%(1 881/2 901),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占23.9%(693/2 901)。项目负责人均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占比76.6%(288/376);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占比44.7%(168/376)、硕士研究生学历占比38.0%(143/376)。项目数量排名前3的培训内容为实验室技术、环境卫生、放射卫生。学员对授课内容满意度高。结论 2013至2020年项目总体执行情况良好。未来应在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上推陈出新,并根据项目举办特点,加强项目监督和评价,提高项目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声医学继续医学教育自学模式探索
    张静, 张进祥, 王静, 吴文谦, 游曼洁, 项飞翔, 李贺, 吴纯, 许楠, 孙振兴, 张丽, 杨亚利, 吕清, 谢明星
    2022, 42 (10):  929-933.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20523-00665
    摘要 ( 75 )   PDF(946KB) ( 54 )  
    以岗位胜任力为中心,以医务人员个体为学习主体的自学模式是推进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有利举措。为了更好地支撑自学模式在超声医学科继续医学教育中具体实施,本文以超声医师继续职业发展内涵为原则,构建可验证的自学模式,从依托资源、组织架构、学习内容、验证方案及信息化管理平台搭建5个方面进行初步探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教育评估
    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前综合考核”的初步实践与思考
    张芸竹, 纪超
    2022, 42 (10):  934-937.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20310-00293
    摘要 ( 59 )   PDF(894KB) ( 47 )  
    本研究尝试针对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建立临床准入性质的阶段性考核——临床前综合考核,以考查学生医学基础知识的整体掌握情况及综合运用能力。通过比较分析2018至2020年临床前综合考核的实施情况,评价临床前综合考核的题库建设质量与应用效果,总结临床前综合考核在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发挥的指导意义与借鉴价值,结合学生对临床前综合考核实施的反馈意见,思考进一步完善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阶段性考核的可行方法和运作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WHO框架的护理教师核心胜任力量表的构建与信效度检验
    王玉洁, 张力川, 尹倩, 庞冬, 路潜
    2022, 42 (10):  938-941.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20124-00100
    摘要 ( 105 )   PDF(843KB) ( 89 )  
    目的 基于WHO的护理教师核心胜任力(nurse educator core competencies,NECC)框架形成护理教师核心胜任力量表,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方法 通过翻译、回译得到中文版NECC框架,作为护理教师核心胜任力量表的条目,采用李克特4级评分法形成量表初稿,邀请专家评价内容效度,根据专家意见调整问卷后,通过便利抽样选取北京市高校附属医院598名临床护理教师填写问卷。采用探索性结构方程模型(explorator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ESEM)评价结构效度,采用相关分析评价效标关联效度,采用克朗巴赫系数评价内部一致性信度,采用Spearman-Brown法计算前后折半信度。结果 量表内容效度指数为0.810;经ESEM分析,χ2值为955.376(P<0.001),近似误差平方根为0.048(0.044~0.052),比较拟合指数为0.992,塔克·刘易斯指数为0.987,加权均方根残差为0.584,最终确定8个维度。量表总分与临床护理教师胜任力模型总分之间显著相关(r=0.599,P<0.001),效标关联效度较好。总体克朗巴赫系数为0.975,各维度克朗巴赫系数为0.830~0.934。折半信度为0.910。结论 基于NECC框架形成的护理教师核心胜任力量表信度和效度可接受,可用于评估国内临床护理教师的核心胜任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生网络学习动机量表的编制与信度和效度分析
    郭海臣, 杨茂玲, 高瑞, 李庆林, 张淑娥, 袁嘉, 王燕萍, 李姝荟, 王冠君, 张仲, 杨立斌
    2022, 42 (10):  942-946.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20319-00344
    摘要 ( 98 )   PDF(884KB) ( 113 )  
    目的 编制医学生网络学习动机量表,并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 2021年7月6至14日,采用专题小组讨论法确定医学生网络学习动机量表。通过整群抽样与分层抽样的方式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和佳木斯大学1 082名在读医学生,进行一般情况问卷、医学生网络学习动机量表调查。对医学生网络学习动机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结果 医学生网络学习动机量表包含外界影响、职业发展、摆脱常规、社会服务、能力追求和求知兴趣6个维度,27个条目。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 χ2和自由度之比(χ2/DF)为4.99,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为0.06,拟合优度指数(GFI)为0.90、比较拟合优质指数(CFI)为0.95、规范拟合指数(NFI)为0.93、增值拟合指数(IFI)为0.95、非标准拟合指数(TLI)为0.94,量表的克朗巴赫系数是0.95。结论 医学生网络学习动机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量医学生网络学习动机的可靠工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山东省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邵潇, 朱思谨, 胡西厚, 魏飞, 胡乃宝
    2022, 42 (10):  947-950.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20303-00256
    摘要 ( 85 )   PDF(825KB) ( 89 )  
    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和育人质量,本研究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5个方面入手初步构建了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优序图法和层次分析法对该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论证并确定一、二级指标权重。最终,构建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的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结构及内容较为合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医学与比较医学教育
    中日两国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培养模式对比研究
    马玉宝, 郭倾城, 张丽华, 马鑫鑫, 何雨, 刘铁军
    2022, 42 (10):  951-955.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20328-00391
    摘要 ( 70 )   PDF(879KB) ( 48 )  
    随着社会需求的改变,康复人才的培养在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和阻碍。日本的康复事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如今已在康复领域占有一隅之地,其人才培养模式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本文基于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及评价、课程体系,对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教学进行介绍。由此对比日本与我国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培养模式现状。总结并分析了我国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教学可行的前进方向,如细化资格认定、明确培养目标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教育史
    颜福庆医学教育思想及其在湖南的医学教育实践
    刘志胜, 段绍斌, 黄珊琦, 胡德华
    2022, 42 (10):  956-960.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20419-00510
    摘要 ( 65 )   PDF(852KB) ( 38 )  
    2022年,是中国近代著名医学教育家、公共卫生学家颜福庆博士诞辰140周年的纪念年。本文通过查找期刊、书籍、报纸等出版物以及档案资料,基于颜福庆在湖南的医学教育实践及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前八届毕业生的成长轨迹,梳理了颜福庆在医学教学、科研等方面提出的一系列教育思想,缅怀其对医学教育作出的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