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医学模拟教育
    医学模拟教育现状与未来发展
    张媛媛, 刘婧, 文张, 姜冠潮
    2025, 45 (4):  241-246.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50211-00137
    摘要 ( 16 )   PDF(1283KB) ( 32 )  
    在医学教育发展进程中,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医学生实践能力存在局限,医学模拟教育应运而生。本文系统阐述了医学模拟教育的发展现状,涵盖主要形式、应用现状、教育效果和未来发展方向。模拟教育形式多样,已经覆盖医学教育全程及各个学科,在临床实践、考核认证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能够有效提升各类技能、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但仍存在资源分布不均和专科技能培训覆盖率不足等问题。未来,医学模拟教育将朝着新技术应用、教师培养与课程开发、培训方式多样化整合以及构建优化评价体系等方向发展,以深化与传统实践融合,构建以胜任力为核心的全周期培养体系,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4年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建设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刘婧, 柳琪林, 韩一哲, 张媛媛, 姜冠潮
    2025, 45 (4):  247-251.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50205-00114
    摘要 ( 6 )   PDF(828KB) ( 15 )  
    目的 了解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以下简称技能中心)2024年建设情况,为制定技能中心标准、规范模拟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2024年10月,在中国医师协会组织下,对开设专业较多的综合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开展了关于技能中心建设情况现状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有符合条件的318个住培基地参与了调查。其中,600 m2以上的技能中心占比为99.7%(317/318);中心负责人在中心工作时间<24小时/周的技能中心占比为42.8%(136/318);专职管理人员为0~1人的技能中心占比为23.9%(76/318);模拟教师为50人以上的技能中心比例为60.7%(193/318);年培训量在2万人学时以上的技能中心比例为46.5%(148/318)。以必修课程方式开展基础技能培训课程、专科技能培训课程和综合技能培训课程的技能中心占比分别为86.5%(275/318)、43.7%(139/318)、18.6%(59/318)。结论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在硬件建设方面,得到了大力的投入;教师数量以及各类课程的深入程度较前有所提升;但在专职人员配备、师资建设、中心负责人工作时间投入方面仍需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临床情境模拟教学的主要问题与思考
    王佳玉, 林健, 钱逸维, 史霆
    2025, 45 (4):  252-256.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40907-00933
    摘要 ( 13 )   PDF(837KB) ( 24 )  
    临床情境模拟教学是培养医务工作者临床胜任力的重要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医学教育工作者对临床情境模拟教学的认知、通过开设临床情境模拟课程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回顾医学情境模拟的相关重要文献,梳理了情境模拟教学的内涵与应用现状,发现我国医学模拟中心目前普遍存在模拟运作专员稀缺、教师胜任力不足、学习者认知程度低等问题。建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习者知晓度、推进情境模拟的标准化和课程的制度化建设,以此推动国内医学情境模拟教学的发展,提高临床实践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模拟中心环境建设要点与现状分析
    厉伟, 田京
    2025, 45 (4):  257-263.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50206-00115
    摘要 ( 4 )   PDF(832KB) ( 5 )  
    医学模拟中心是集教学、考核与研究为一体的临床能力培训机构和研究与转化机构,其环境建设对中心各项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与国外相比,国内的医学模拟中心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明确环境建设要求并借鉴国外的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医学模拟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综述在列举目前国内外代表性医学模拟中心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已经发表的医学模拟中心建设指南,分析国内外的医学模拟中心环境建设差异并提出相关建议,为我国医学模拟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位模拟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现状、方法与展望
    葛炯杉, 史迪, 刘继海
    2025, 45 (4):  264-271.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50131-00107
    摘要 ( 7 )   PDF(1075KB) ( 6 )  
    原位模拟作为一种在真实临床环境中进行的模拟培训方法,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中,它与传统中心模拟培训既有相同点,又有很大差别。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原位模拟的研究现状,探讨原位模拟在非技术性技能提升、系统/流程测试和发现潜在医疗安全隐患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分析了我国在原位模拟发展方面与国外的差距。为帮助模拟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和评价,本文系统梳理了原位模拟从需求分析到教学实践的全流程实施路径;重点对比了原位模拟与中心模拟的差异,并提出合理化开展的建议;探讨了原位模拟在课程建设和资源整合、新技术应用、评价体系建设和医学伦理及患者安全等方面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原位模拟可以更多地在我国医学教育中被应用,在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和有效提高医疗质量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科学模拟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
    付磊, 田京, 肖遥
    2025, 45 (4):  272-278.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41119-01193
    摘要 ( 5 )   PDF(893KB) ( 8 )  
    医学模拟教学在外科操作性技能培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其发展过程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回顾了外科基础技能及专科技能模拟培训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我国外科学模拟教学中的主要难点,包括缺乏专业的外科学模拟教学团队,专科技术培训课程体系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高仿真培训模型和设备的短缺等。此外,本文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改进策略,如优化外科学模拟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开发兼具创新型与实用性的模拟培训课程、研制匹配教学需求的培训设备、推动外科学模拟教学与临床实践的深度融合,旨在进一步提升我国外科学模拟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仿真肺模型在胸腔镜技能模拟培训中的应用
    刘敢伟, 姜冠潮
    2025, 45 (4):  279-282.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41105-01148
    摘要 ( 5 )   PDF(6509KB) ( 13 )  
    目的 评估高仿真肺模型在胸腔镜肺切除术基础技能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9月在人民医院接受胸腔镜技能培训且无胸腔镜手术经验的15名年轻医师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2周的课程培训,其内容为胸腔探查、血管解剖离断、淋巴结切除、肺楔形切除和标本袋取物5项胸腔镜核心操作。医师在每项技能培训前后均接受评分考核。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医师在训练前后各项技能的评分差异。结果 与培训前相比,医师培训后5项胸腔镜核心操作技能评分均有提高[(1.0±0)分比(2.9±0.8)分、(1.0±0)分比(3.2±0.9)分、(1.0±0)分比(2.9±0.4)分、(1.4±0.5)分比(3.7±0.9)分、(1.0±0)分比(2.6±0.6)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基于高仿真肺模型的模拟培训能够有效提升年轻医师的胸腔镜手术技能,为安全、高效的胸腔镜技能培训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境外访学与交流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侯建林, 于晨, 程化琴, 方晨晨, 王维民
    2025, 45 (4):  283-287.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40705-00702
    摘要 ( 6 )   PDF(799KB) ( 4 )  
    目的 使用中国医学生调查数据,分析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境外访学与交流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卡方检验和Logit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全国123所医学院校本科临床医学专业219 396名学生参与了此次调查,其中有境外访学与交流经历者占比2.0%。就参加境外访学与交流的可能性而言,城市生源高于农村生源(β=0.405,P<0.001);家庭年收入为“15万元以上~30万元”者和“30万元以上”者高于“不足1万元”者(β=0.375,P<0.001;β=0.845,P<0.001);就读院校位于“西部”者低于位于“东部”者(β=-0.159,P<0.001);就读院校主管部门为“中央部委”者高于为“省市区教育厅(委)”者(β=0.305,P=0.039);就读院校层次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者高于就读于“独立学院”者(β=0.493,P=0.009;β=0.546,P<0.001)。结论 赴境外访学与交流的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所占比例过低,应当得到稳步提高。弱势群体医学生参与境外访学与交流的可能性较低,需要完善经济资助制度加以解决。此外,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境外访学与交流在不同类型院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应当引起关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程改革与建设
    基于数字化知识图谱的医学信息素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方雅青, 朱丽娜, 胡慧美, 吴海华
    2025, 45 (4):  288-292.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40122-00080
    摘要 ( 7 )   PDF(1632KB) ( 9 )  
    数字化知识图谱是以人工智能为支撑的知识网络联合体,更是体现胜任力导向的教学革新,它将各个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多维度的知识网络,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杭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于2023年开始在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中引入数字化知识图谱,开展数字化教学改革,包括建设数字化知识图谱、构建数字化教学模式、开展数字化教学考核等;同时,在学生的实际学习活动中不断优化和更新知识图谱,引导学生将知识点整合为系统性的知识结构,为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精准的知识路径。教学反馈结果显示,2022级291名学生的课程学习满意度为97.6%(284/291),数字化知识图谱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与融会贯通的能力,实现综合信息素质培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方法
    概念图在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丁燕, 刘灵丽, 陈月富, 曹湘玉, 金玲, 黄民江
    2025, 45 (4):  293-297.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31230-00642
    摘要 ( 7 )   PDF(2165KB) ( 6 )  
    目的 探讨概念图应用于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教学的效果。方法 采用试验对照方法,2023年3至6月,选取湖南医药学院2021级四年制医学影像技术专业4个班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将其中2个班60名学生设为试验组,另2个班60名学生设为对照组。在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教学中,试验组学生融入概念图教学,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评价试验组学生概念图绘制水平,统计试验组学生对概念图应用的评价,比较两组学生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差异以及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试验组学生在未引入概念图授课前第一次绘制的概念图评分(78.62±4.77)分,引入概念图授课后3次绘制的概念图评分依次为(89.70±5.03)分、(90.97±4.29)分、(91.27±3.68)分,均高于第一次,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学生平时成绩为(36.07±1.9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的(33.93±1.96)分,试验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为(50.35±3.7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的(46.63±4.27)分;试验组学生对课程学习主动性的评分为(3.68±1.30)分,高于对照组学生的(3.03±1.77)分;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的评分为(3.77±1.21)分,高于对照组学生的(2.98±1.94)分;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概念图在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掌握概念图的绘制,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并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生教育
    某高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轨培养模式的评价与思考
    陈慧玲, 柏勇平, 谢明萱, 张峰, 王爱民, 易鹏飞, 朱小艳
    2025, 45 (4):  298-303.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40821-00873
    摘要 ( 4 )   PDF(831KB) ( 4 )  
    目的 了解并轨培养模式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专硕)的临床培训和科研能力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为优化培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3月,采用目的抽样方法,对湖南某高校附属医院2020级和2021级专硕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专硕临床工作时长、带教教师工作态度和教学方法、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体系的评价与反馈、并轨培养对专硕的职业发展及科研能力提升的影响。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418份。75.6%(316/418)的专硕称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0小时,导致加班的前3个主要原因是临床诊疗工作[90.4%(378/418)]、病历文书工作[88.3%(369/418)]和科研任务[82.8%(346/418)];54.8%(229/418)的专硕认为临床轮训期间带教教师给予了有效的指导与监督,33.3%(139/418)的专硕称带教教师经常基于循证医学数据进行教学查房;86.1%(360/418)的专硕认同采用360度评估定期对住院医师进行评估反馈,但只有38.5%(161/418)的专硕能够收到其临床轮训时表现的反馈结果;71.3%(298/418)的专硕认为并轨培养对未来的临床医学事业有所帮助,仅有47.1%(197/418)的专硕认为此培养模式对提升科研能力有所帮助。结论 并轨培养模式虽然获得多数专硕认可,但临床培训体系在学业压力、师资水平和住培评价机制等方面需要系统性优化。科研能力作为高素质临床应用型人才的必备能力,亟待强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自我能力否定倾向与焦虑的关系研究
    王杰艳, 姜红艳, 朱泽东, 吾米尔·吾斯曼江, 黄兰香, 刘超, 彭娟
    2025, 45 (4):  304-309.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40401-00339
    摘要 ( 5 )   PDF(860KB) ( 9 )  
    目的 了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学员自我能力否定倾向与焦虑之间的关系,为住培学员的培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23年11月至2024年5月,以湖南省和广东省3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381名住培学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能力否定倾向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自我能力否定倾向中自我怀疑维度、被动伪装维度和外界归因维度对焦虑的影响。结果 共有338名住培学员参与本研究。住培学员自我能力否定倾向评分为75.0(31.0)分;焦虑评分为(47.9±10.0)分;自我能力否定倾向评分与焦虑评分呈正相关(ρ=0.44,P<0.001);焦虑评分与自我怀疑维度评分、被动伪装维度评分、外界归因维度评分均呈正相关(ρ=0.37,ρ=0.34,ρ=0.44,均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被动伪装维度(B=-0.56,P=0.034)和外界归因维度(B=1.02,P<0.001)均对住培学员的焦虑有所影响。结论 住培学员自我能力否定倾向与焦虑呈正相关,建议住培管理者重视过程管理,优化全程导师管理机制和沟通反馈机制,以减少学员出现自我能力否定倾向的情况,从而降低学员的焦虑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教育评估
    基于产业需求导向的药学类专业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许扬名, 宋建飞, 姚文兵
    2025, 45 (4):  310-314.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40312-00239
    摘要 ( 5 )   PDF(824KB) ( 4 )  
    目的 基于产业需求构建药学类专业发展指标体系,以期在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方面与产业需求相适应。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百分权重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结果 2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80%,权威系数为0.74,肯德尔协同系数分别为0.110、0.150(均P<0.001)。最终形成包含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49个三级指标的药学类专业发展指标体系。结论 构建的药学类专业发展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可以为药学类专业设置动态调整和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医学与比较医学教育
    五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潘姝丞, 尚少梅, 周伟娇, 刘涵予, 奉世聪, 江哲涵
    2025, 45 (4):  315-320.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40219-00151
    摘要 ( 9 )   PDF(1421KB) ( 4 )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作为行业准入考试,保障着护士队伍的入口质量。本文梳理了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和韩国5个国家现行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规定,并对考试管理部门、法律体系、准入学历、考试具体形式(包括考试题型、题量、时长等)、考试内容和考试通过率等方面进行比较。最后,提出对我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未来发展的启示:一是加强护理立法保障;二是促进考试管理机构专业化发展;三是适时调整报考学历要求;四是以精细化、仿真化的测量技术助推多维、动态的考试评价;五是倡导标准化的考试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