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稿
    我国综合性大学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报考热度变化研究
    杜鹃, 苏彬彬, 贾金忠, 姜颖颖, 任贺, 景正伟, 王志锋
    2018, 38 (4):  481-486.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8.04.001
    摘要 ( 30 )   PDF(945KB) ( 16 )  
    目的 探究我国综合性大学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报考热度、生源质量及其在不同地区、不同院校的热度分布与变化趋势,为提高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吸引力和生源质量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 将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与另外7个本科专业作为研究对象,获取2011年、2016年12所综合性大学在各地区本科一批专业(理科)的录取平均分,通过“平均分顺位百分比”指标描述并分析专业报考热度和生源质量。结果 2011年、2016年临床医学专业录取平均分顺位百分比分别为26.61%、18.05%;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在8个专业中的报考热度由2011年的第4位上升至2016年的第2位,热度呈现上升趋势;在地区间报考热度也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西部地区考生学医热度最高;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在不同院校内部报考热度存在差异,且有所增大。结论 总体来看,2011年、2016年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报考热度较高,生源质量大体趋势较好,长学制专业生源质量更佳。在地区方面,多数地区考生学医热度有所上升,其中收入低、医疗负担重的地区考生学医热情更高,家庭背景与医学职业特点或是贫困考生学医背后的原因。在院校方面,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占优势的院校对考生的吸引力较强;而就业资源丰富、优势专业众多的院校,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吸引力相对较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加速推进医学教育改革的动因探析
    孙涛, 孙宝志
    2018, 38 (4):  487-490.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8.04.002
    摘要 ( 28 )   PDF(882KB) ( 15 )  
    本文尝试从新时代医学教育面临的新变化,来探究医学教育改革的动因,迫切需要应对的风险变化、医学变化、科技变化和教育变化,以加速推进我国的医学教育改革,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教育管理
    医教协同战略下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模式探讨
    彭树涛, 施瑾欢
    2018, 38 (4):  491-494.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8.04.003
    摘要 ( 39 )   PDF(885KB) ( 20 )  
    目前,我国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模式主要有分权式、集权式和集权—分权式3种。在国家医教协同战略下,本文针对我国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独特性和医学教育体系完整性的关注度、校园文化的融合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保障医学教育高投入与自主性、建立医教协同宏观协调管理机制、鼓励学科交叉、推动院校联动以及重塑大学文化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医学生成长需求的本科生导师制现状调查与改善措施研究
    刘紫妍, 孔维娟, 麻微微
    2018, 38 (4):  495-498.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8.04.004
    摘要 ( 51 )   PDF(882KB) ( 11 )  
    为了使本科生导师制更加适应我国医学院校的实际情况,以求更切合医学生的学习需求,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参与本科生导师制的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进行现况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学生对导师制的了解、满意度和评价等。结果表明,79.8%(71/89)的学生对导师制了解程度仅限于教师的职称、学系等基本情况,78.7%(70/89)的学生与导师的联系较少;对于导师布置的任务,80.9%(72/89)的学生倾向于学习专业相关知识和技能。研究结果表明,本科生导师制度还需要在维持现状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以使其趋于完善,更加适合医学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才培养模式
    跨专业教育在医学本科教育中的实践与效果
    宋雨晴, 张婷, 陈红
    2018, 38 (4):  499-502.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8.04.005
    摘要 ( 67 )   PDF(900KB) ( 22 )  
    目的 探讨跨专业教育在医学本科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对32名来自不同专业的医学本科生实施跨专业教育项目。采用跨专业学习准备量表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课程结束时,32名医学本科生的跨专业学习准备量表评分由(3.83±0.29)分提高到(4.12±0.3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95, P<0.001)。结论 跨专业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跨专业学习态度,有助于提高其跨专业团队合作能力。在未来的医学教育中,需进一步探索和发展跨专业教育。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全科医学专业认知与择业意向调查分析
    任文, 方向明, 任菁菁
    2018, 38 (4):  503-506.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8.04.006
    摘要 ( 42 )   PDF(864KB) ( 17 )  
    目的 通过调查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全科医学专业认知和择业意向影响因素为今后本科生全科医学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问卷星对浙江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8.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本科教育阶段开设全科医学相关课程,36.4%的本科生愿意成为全科医生,职业发展空间是本科生择业考虑的首要因素,所在年级、是否学习过全科医学相关课程及对开设全科医学课程的愿望是本科生是否愿意成为全科医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本科生全科医学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全科医学本科教育体系,采用多模式教学方式,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全科医学的扶持力度,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程改革与建设
    北京大学生物医学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查与思考
    范筱斐, 郭莉萍, 乔玉玲, 魏继红
    2018, 38 (4):  507-510.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8.04.007
    摘要 ( 40 )   PDF(928KB) ( 17 )  
    目的 调查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与问题,为课程体系的完善提出建议。方法 以北京大学生物医学英语专业2010级~2012级的92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该专业全部93门课程重要性的评分,并获取学生对该专业课程体系的反馈信息。结果 被调查学生对医学类课程的重要性评分为(3.76±0.20)分,明显低于语言类课程的(4.15±0.3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4.42,P<0.001)。学生普遍认为现有课程体系在广度、深度、衔接和学期分布等方面存在问题,必修课程与医学类课程比重过大,医学类课程与语言类课程缺乏融合。结论 有必要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调整,精简整合医学类课程,提高语言类课程的选修课程比例,加大课程体系中医学与英语的有机融合,探索建立网络课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电子病历的医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与应用
    崔金梅, 刘金花, 王剑, 张兴
    2018, 38 (4):  511-514.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8.04.008
    摘要 ( 27 )   PDF(949KB) ( 12 )  
    目的 针对医学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握学科和行业发展趋势,探索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2013级~2015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509名学生进行了医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相关调查;采用Excel 2016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大部分学生认为医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有用(有用+很有用)。为完成电子病历的书写,78.4%(379/509)的学生认为应当熟练掌握电子文档的操作;61.7%(314/509)的学生认为应当加强与专业相关技能的学习。结论 以电子病历应用为平台,优化了课程知识结构,科学设置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内容,将医学信息技术教学与职业技能相对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文素质教育
    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与人文素养的关系探究
    陈平, 徐国旺, 韩健, 李晓蓉, 官锐园, 李婉玢, 张红梅, 王维民
    2018, 38 (4):  515-518.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8.04.009
    摘要 ( 39 )   PDF(887KB) ( 11 )  
    为了探寻课外阅读习惯与人文素养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对北京3所医学院校的千余名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医学人文著作的涉猎范围、阅读时间精力分配的合理化水平、阅读方式的精深化程度均与医学生人文素养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医学院校应当引导医学生充分认识学校教育在其人文素养培养方面的不足,要为医学生配备充足、便利和融合多种媒介形式的人文学习资源,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以构建全方位的人文素养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学生对医患关系及其影响因素认知的调查
    赵勋, 何启瑜, 覃子健, 徐思梦, 周丹丹, 梁朝朝, 冯文
    2018, 38 (4):  519-522.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8.04.010
    摘要 ( 47 )   PDF(895KB) ( 13 )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我国目前医患关系的认知状况,发现医学生与非医学生间的认知差异,为大学教育形成良性的社会认知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北京市12所高校在校生866人进行调查,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因子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62.6%(542/866)的大学生认为目前的医患关系紧张,医学生认为医患关系紧张的比例高于非医学生。影响医学生和非医学生医患关系态度的因素不同。对于医学生来说,学习更多人文课程的学生对医患关系有更积极的评价,但认为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制度因素的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评价更为消极。对于非医学生来说,年级越高、认为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医患互动因素的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评价更为积极,但学习生命科学课程数量越多,认为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患方因素、制度因素和医患双方互动因素的学生对医患关系评价更为消极。结论 医学生负面的医患关系评价不利于未来的职业发展,应当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帮助医学生建立更积极的社会态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理健康教育
    上海地区某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业失败归因研究
    吴敏敏, 田凌晖, 朱军, 高海峰, 鲁映青, 钱睿哲, 汪玲
    2018, 38 (4):  523-527.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8.04.011
    摘要 ( 28 )   PDF(928KB) ( 9 )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学业失败现象不仅在一般高等院校中发生频繁,而且在研究型大学中发生比例也在逐步增加。国内已有一些研究涉及高等教育学生学业失败现象,但较少探讨导致研究型大学学生学业失败的原因。本研究采用实验对照方法,以1∶1配对方式收集了近年来上海地区某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学业失败和非“学业失败”学生,分析导致其学业失败的原因。研究结果显示,在单因素分析模型中,成就动机、课堂表现等方面的差异均会导致学业失败的发生;在多因素分析模型中,成就动机和课后表现等因素是导致学业失败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可以说,成就动机不足和课后学习主动性较差是导致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业失败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研究生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李冲, 高殿帅
    2018, 38 (4):  528-531.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8.04.012
    摘要 ( 32 )   PDF(881KB) ( 13 )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45名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使用SPSS 19.0对影响心理健康各因素进行统计描述、t检验、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学研究生抑郁倾向检出率为21.6%(139/645),抑郁评分为(43.81±6.77)分,高于全国常模(41.88±10.5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12,P<0.001)。不良消费习惯、学习方法不适应、拖延等行为与医学研究生抑郁倾向产生有关,具有心理知识、锻炼身体等行为会减轻抑郁倾向。医学院校在做好医学研究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应当加强研究生体育训练和人文教育,帮助研究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英语与双语教学
    医学院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生态教学模式构建
    游晟
    2018, 38 (4):  532-536.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8.04.013
    摘要 ( 20 )   PDF(948KB) ( 17 )  
    教育生态学关注教育及其生态环境之间的整体效应,强调教学过程中各要素的动态平衡与协同进化。福建医科大学英语专业翻译课程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以教育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5个层面,构建了医学院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生态教学模式,以促进翻译教学体系的平衡与可持续发展,为医学院校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医学英语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手机终端应用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辅助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施效果
    王澎, 谢红, 周晓爽, 夏超, 张润, 尹俊波
    2018, 38 (4):  537-542.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8.04.014
    摘要 ( 35 )   PDF(919KB) ( 20 )  
    高校英语口语教学长期存在一些教学难点。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智能手机终端应用(简称APP)为基础的辅助英语口语学习方式。2016秋季学期,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在2013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开展了“英语流利说”APP辅助英语口语教学,并在学期末进行了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可“英语流利说”APP辅助英语口语学习方式,认为通过“英语流利说”APP学习对于提高学习兴趣和英语口语水平都有一定帮助;任课教师认为,经过“英语流利说”APP学习后,学生在词汇、发音、语法、流利度4个方面均有进步,其英语口语水平优于以往学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学专业学生英语课堂焦虑和听力焦虑与听力策略运用的现状分析及其教学启示
    程蕾
    2018, 38 (4):  543-546.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8.04.015
    摘要 ( 36 )   PDF(880KB) ( 18 )  
    目的 了解护理学专业学生英语课堂焦虑和听力焦虑状态,分析听力策略使用情况,探究课堂焦虑和听力焦虑与听力策略的相关性,并提出相应教学启示。方法 采用外语课堂焦虑量表、听力焦虑量表和听力策略应用问卷,对某医学院校2014级护理学专业双语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学专业学生英语课堂焦虑(110.55±16.89)分,听力焦虑(116.89±24.54)分,听力策略(67.96±14.88分)。护理学专业学生英语课堂焦虑与听力焦虑呈正相关;专业英语听力焦虑与听力策略应用呈负相关。结论 护理学专业学生存在中等程度英语课堂焦虑和听力焦虑,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听力策略使用较少,主要采用认知策略。采取积极有效的听力策略,改革护理学专业英语听力教学方法,缓解听力焦虑,进而改善课堂焦虑情况,有助于提高护理学生专业英语课堂学习效率,掌握护理学专业英语语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方法
    儿科学临床见习学生授课翻转模式研究
    陈凯云, 梁亚勇, 陈碧媛, 牟一坤, 岑超群, 黄春花
    2018, 38 (4):  547-550.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8.04.016
    摘要 ( 25 )   PDF(892KB) ( 13 )  
    目的 在儿科学临床见习中引入学生授课翻转模式,评价学生满意度和优缺点。方法 使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中山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见习学生。结果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新学习模式能够激励主动学习,所有学生对新学习模式教学效果表示满意并认为值得推广;该模式除了能够激励学习以外,还有促进团队合作和培养表达能力的优点,同时也存在耗费时间的缺点。结论 在合理设计和教师的积极鼓励引导下,学生授课翻转模式在儿科学临床见习中具有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可以结合其他方法在教学中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动见习,融通教学”在妇产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胡芸, 刘育豪, 陈建林, 陈俊香, 夏晓梦, 丁依玲
    2018, 38 (4):  553-556.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8.04.017
    摘要 ( 31 )   PDF(981KB) ( 19 )  
    目的 比较“主动见习,融通教学”和传统教学在妇产科学教学中的实施效果,对“主动见习,融通教学”做出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方法 将接受“主动见习,融通教学”的中南大学2012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69名学生设为实验组,将接受传统教学的同级同专业的36名学生设为对照组,采用理论考核、技能操作考核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在理论成绩、技能操作成绩、学习主动性方面,实验组学生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学习积极性、自信心、教学满意度方面,两组学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主动见习,融通教学”在妇产科学教学中的实施效果优于传统教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免疫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
    刘伟平, 殷明刚, 刘孝桢, 尤显雨, 隆霞
    2018, 38 (4):  557-560.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8.04.018
    摘要 ( 32 )   PDF(883KB) ( 9 )  
    目的 探讨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免疫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2016级三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1班和2班共8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2016级1班41名学生为实验组,2016级2班46名学生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综合技能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和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实验组学生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学生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论 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既明显提高了免疫学检验教学效果,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维导图在急诊临床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苑娜, 吴雪影, 杨莎
    2018, 38 (4):  561-565.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8.04.019
    摘要 ( 27 )   PDF(1194KB) ( 19 )  
    目的 在急诊临床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探讨其对护理学专业学生实习效果和临床思维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实习的2013级和2014级护理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将2013级学生设为对照组,将2014级学生设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引入思维导图教学,教学时间为1个月。分别比较教学实施前后两组学生理论考核、技能考核成绩和临床思维能力量表评分,教学结束后3个月、6个月再次对两组学生进行临床思维能力测试并比较评分情况。结果 教学结束后实验组学生理论考核、技能考核成绩,以及临床思维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教学结束后3个月、6个月实验组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评分仍然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对急诊抢救流程的理解、记忆、归纳和整合,应用思维导图教学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技术
    “互联网+”时代的智慧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实践探索
    师岩, 张春晶, 吴丽娜, 宁小美, 李淑艳, 于海涛, 徐晶, 衣同辉, 赵正林
    2018, 38 (4):  566-569.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8.04.020
    摘要 ( 48 )   PDF(882KB) ( 27 )  
    高等医学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为了满足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齐齐哈尔医学院构建了“互联网+”时代的智慧教育,并在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初步探索。本文介绍了“互联网+”时代的智慧教育的内涵和主要特点,分析了具体实施过程和初步成效。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了互动式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信息化时代高校培养医学人才和改革教学方法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微课为载体移动学习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孙丽梅, 邱雪杉, 张清富, 李庆昌, 曲波, 孙宝志, 闻德亮
    2018, 38 (4):  570-574.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8.04.021
    摘要 ( 27 )   PDF(940KB) ( 15 )  
    目的 通过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 探讨以微课为载体移动学习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中国医科大学2013级~2015级五年制和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班~8班共145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班~4班学生为实验组,5班~8班学生为对照组,两组授课教师相同。实验组采用以微课为载体的移动学习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结果 实验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于以微课为载体的移动学习教学模式给予肯定的评价;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其中2013级七年制(t=2.23,P=0.0263)、2014级五年制(t=2.46,P=0.0147)和2015级七年制(t=2.05,P=0.0414)学生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病理学教学中采用以微课为载体移动学习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达到教学目标,更好地实现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模拟教学在医学生外科手术基本技能操作训练中的应用效果
    张志鹏, 王港, 徐智, 钟沃权
    2018, 38 (4):  575-578.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8.04.022
    摘要 ( 36 )   PDF(888KB) ( 24 )  
    目的 评价模拟教学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外科手术基本技能操作训练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2012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4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人。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外科手术基本技能操作训练,实验组接受模拟教学方法训练。两组训练时间均为3周。分别于训练结束时、训练结束1年后,以客观结构化技能评价方式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评分。第二次考核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训练结束时考核,实验组学生的外科手术基本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194,P=0.001);训练结束1年后再次进行考核,实验组学生的外科手术基本技能掌握牢固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14.140,P=0.001)。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实验组学生对模拟教学方法给予肯定。结论 模拟教学是培养医学生外科手术基本技能操作的有效方法,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外科手术基本技能操作掌握的熟练程度和牢固程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用植物识别”虚拟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韩小英, 李俊松, 时敏, 张彤, 周婉, 金旻逸
    2018, 38 (4):  579-582.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8.04.023
    摘要 ( 39 )   PDF(4152KB) ( 17 )  
    “药用植物识别”虚拟教学软件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为依托,应用计算机技术、虚实结合技术等,将药用植物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等内容进行有效融合,形成“教与学”共用的网络交互平台。该软件充分发挥了网络信息技术在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在丰富药用植物网络学习资源的同时,也促进了药用植物信息的数字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教学
    基于平行病历分析的医学生职业身份构建研究
    郑国, 郭莉萍, 李芳, 魏继红, 陈晨, 武一丹, 殷若宇, 刘泽辰, 聂智杰
    2018, 38 (4):  583-587.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8.04.024
    摘要 ( 49 )   PDF(1146KB) ( 43 )  
    医学教育界有必要了解医学生在进入医学院校学习后经历了怎样的身份建构过程以及建构了哪些身份。本研究借鉴“人格与社会结构视角”理论,基于对某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生所撰写的92份平行病历,围绕医学生身份的建构进行了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撰写平行病历对医学生的职业身份构建有着积极的影响。本研究也为医学教育者提供了一些引导医学生培养职业身份的思路与想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综合教学病例库的初步应用与效果评价
    廖宇, 江泳, 陈慧敏, 廖雁婷, 安娜
    2018, 38 (4):  588-591.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8.04.025
    摘要 ( 28 )   PDF(889KB) ( 16 )  
    目的 通过收集综合门诊就诊患者的相关临床信息,建立口腔综合教学病例库,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教学,以增加口腔医学专业实习生接触多病种临床病例的机会,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 选择2015~2016年度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综合二科进行第一阶段规范化培训的8名口腔全科住院医师和2011级八年制口腔医学专业55名学生为本研究对象(为方便表述,其后将63名研究对象统称为实习生),在其培训或实习中应用口腔综合教学病例库,并对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和评价。结果 63名实习生使用口腔综合教学病例库后,98.4%的实习生表示对口腔综合治疗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100.0%的实习生对涉及的口腔多学科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案和程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00.0%的实习生表示从临床实习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帮助。结论 通过在临床中初步建立和应用口腔综合教学病例库,实习生增加了对口腔综合治疗重要性的了解,提高了口腔常见疾病综合治疗方案和程序的认识,初步建立了临床综合诊疗思维,并为后续的临床培训和实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生教育
    基于社区需求的全科医学研究生能力培养研究
    吴恒璟, 李觉, 郑加麟, 陈琳, 赵欣欣
    2018, 38 (4):  592-596.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8.04.026
    摘要 ( 21 )   PDF(1293KB) ( 9 )  
    目的 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全科医学研究生能力培养的期望需求,探讨全科医学研究生能力培养的优化对策。方法 基于社区健康需求,对上海市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51名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全科医学研究生培养总体满意度、能力期望等方面的内容。能力期望主要包括4个核心维度:临床诊疗能力、科研管理能力、带教授课能力、国际交流能力。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51份,回收有效问卷51份。调查对象中管理干部37人,全科医学干事14人;本科及以上学历50人,占比98.0%;高级技术职称11人,占比21.6%。51名调查对象认为,全科医学研究生的临床诊疗和科研管理能力基本满足了社区健康需求,但仍然需要完善部分薄弱之处;而带教授课和国际交流能力尚未达到期望需求,应当重点加强。结论 尽管51名行政管理人员对全科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大体上持肯定态度,但仍然希望进一步加强全科医学研究生能力。应当充分重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者对全科医学研究生能力培养的实际需求,发挥高校优势,开辟国际教育创新模式,优化全科医学研究生能力培养课程体系,为培养高层次全科医学人才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投入—学习—活用模式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实验培训方式探索
    吴宏进, 王利波, 王成龙, 张婕, 戴薇薇
    2018, 38 (4):  597-599.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8.04.027
    摘要 ( 36 )   PDF(866KB) ( 24 )  
    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实验需求的不断提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在实验教学培训中探索以课题研究为导向,并引入投入(engage)—学习(study)—活用(activate)模式,即ESA模式。根据ESA模式的特点和研究生的实际需求,通过激发研究生的积极性,以课题研究为导向,并引入阶梯式培训方法,培养了研究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与科研技能,加快了研究生的科研产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继续医学教育
    儿科医师转岗培训的探索
    王爱华, 李霞, 焦莉平, 谷奕, 冯雷, 宋玫
    2018, 38 (4):  600-603.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8.04.028
    摘要 ( 14 )   PDF(877KB) ( 11 )  
    儿科医师匮乏在我国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儿科医师转岗培训是尽快充实儿科医师队伍的一种过渡性培训方式。本文通过对北京市首批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实践工作进行总结,对培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建立有效的培训模式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甲状腺超声学习班问卷调查结果的继续医学教育研究
    高琼, 姜玉新, 李建初, 席雪华, 刘如玉, 高璐滢, 王莹, 张波
    2018, 38 (4):  604-607.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8.04.029
    摘要 ( 18 )   PDF(885KB) ( 7 )  
    目的 结合北京协和医院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及介入治疗规范学习班”问卷调查结果,探讨分析学员对超声医学继续教育的实际需求。方法 选择2017年11月18日和2017年12月16日参加 “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及介入治疗规范”学习班的160名学员为研究对象,分发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员的基本情况、参加目的及所希望的教学内容、对授课内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学习收获、教学满意度及建议,并根据学历和职称分组分析不同学员的差异。结果 不同学历的学员在参会目的、所希望的教学内容和最大收获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的学员对于授课内容的了解程度、收获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方面在不同组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当针对不同学历和职称的学员调整超声医学继续教育内容,以提高学员的教学满意度和学习收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结构化报告提高放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的研究
    冯琦, 殷焱, 许建荣, 周滟
    2018, 38 (4):  608-611.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8.04.030
    摘要 ( 43 )   PDF(887KB) ( 11 )  
    目的 评估结构化报告系统(以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为例)在提高放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射专科基地进行规范化培训的15名医师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结构化报告系统和传统报告模板对其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报告书写培训,对培训期间及培训结束后1年的影像诊断报告质量进行比较分析,并以问卷的形式对使用该结构化报告系统的医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结构化报告系统可以有效避免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报告中遗漏评估内容,且与医师从事报告书写的时间长短无关(χ2=0, P=1.00)。培训结束后,经过1年的工作实践,医师诊断效率明显提高(t=12.4, P<0.01);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该报告系统使用体验良好。结论 利用结构化报告系统可以建立起一套针对放射专科医师的规范化、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教育评估
    责任指数考核法在低年级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陈恺
    2018, 38 (4):  612-616.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8.04.031
    摘要 ( 22 )   PDF(941KB) ( 13 )  
    目的 探索使用责任指数考核法进行低年级医学生的医师职业精神进行评价的可行性。方法 使用责任指数对422名低年级医学生的医师职业精神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考勤、读书或讲座笔记、行为改变计划、课程作业和志愿服务,并将考核结果与教师对该学生的医师职业精神的评价进行比较。结果 不同年级医学生责任指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教师对学生医师职业精神的评价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 使用责任指数可以有效评价低年级医学生的医师职业精神。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形成性评估在外科医师非手术定向腹腔镜模拟训练中的应用
    刘余庆, 卢剑, 邱敏, 刘磊, 黄毅, 马潞林
    2018, 38 (4):  617-621.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8.04.032
    摘要 ( 31 )   PDF(947KB) ( 20 )  
    目的 在不同年资外科医师非手术定向腹腔镜模拟训练中,探讨形成性评估应用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55名不同年资外科医师为研究对象,含外科进修医师42人和专业学位研究生13人。对他们进行连续4周的非手术定向腹腔镜模拟训练,实验组29名医师采用形成性评估,对照组26名医师采用终结性评估,分别对其培训前后的操作进行量化评分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医师在培训后操作评分均有明显上升,进修医师的缝合打结提升幅度显著高于研究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7.1±2.9)vs(14.2±3.5),t=2.97,P=0.004]。研究生中,培训后实验组的基础操作考核成绩更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2.6±0.8)vs(9.0±0.6),t=-8.91,P=0.000];进修医师中,培训后实验组的缝合打结成绩更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5.2±2.5)vs(33.0±2.5),t=-2.83,P=0.007]。形成性评估中研究生与进修医师的成绩变化曲线存在差异。结论 非手术定向腹腔镜模拟训练对不同年资外科医师均可行,可以提高腹腔镜操作水平,外科学研究生与外科进修医师培训效果存在差异。在腹腔镜模拟培训中应用形成性评估,对于提高各年资外科医师的培训效果均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文献计量学视角的我国循证医学教育研究述评
    徐蕴, 黄芳, 王会梅, 汤大朋
    2018, 38 (4):  622-628.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8.04.033
    摘要 ( 26 )   PDF(995KB) ( 18 )  
    目的 通过对国内期刊发表的循证医学教育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相关研究开展情况,为后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的期刊文献,按照设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确定纳入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纳入文献的年代分布、来源期刊、发表机构、论文作者、合作发文、引用信息和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793篇,最早的文献起始于1999年,论文来源于265份期刊、208个机构,分布在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有12位核心作者,论文被引率73.4%、篇均被引3.9次、H-index为21,论文的合著率78.1%、合作度3.11,有22个高频关键词。结论 近年来,循证医学教育研究在我国发展较快,论文数量明显增长,覆盖学科较为广泛,高水平研究机构和研究团队逐步形成,但研究的地域分布不均,核心研究人员偏少,研究受关注度不高,研究质量差异较大,研究的整体水平有待提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医学与比较医学教育
    非营利性组织在美国医学教育管理中的作用与启示
    侯建林, 孙秋丹, 谢阿娜, 程化琴, 由由, 吴红斌, 刘珵, 王维民
    2018, 38 (4):  629-633.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8.04.034
    摘要 ( 32 )   PDF(906KB) ( 21 )  
    目的 研究非营利性组织在美国医学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及其治理结构与管理机制,并探讨对我国的可借鉴之处。方法 采用文献查阅的方法对美国医学院协会、医学教育联络委员会等组织在美国医学教育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结果 在医学生入学、专业与机构认证、医师执照考试、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等关键领域,非营利性组织在美国医学教育管理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上述组织在治理结构上一般采用董事会集体决策制,同时在相关管理工作中重视发挥医学专业人员的作用。结论 我国亟需借助社会组织的力量加强医学教育管理机构建设,并充分发挥医学专业人员的作用,以完善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计算机模拟病例在美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
    杨春晖, 朱亚鑫, 曲波
    2018, 38 (4):  634-640.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8.04.035
    摘要 ( 38 )   PDF(925KB) ( 24 )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模拟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模拟病例开始在医学教育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对医学生临床能力的教育和评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国医学考试委员会对计算机模拟病例考试的信度、效度、评分方法、影响因素以及考生的操作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1999年开始正式将计算机模拟病例应用于美国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近年来,美国部分高校开始研究开发与计算机模拟病例相关的软件,对医学生临床能力进行教育教学和评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讯
    2017年度中国医药院校医学教育论文发表数量排名
    2018, 38 (4):  550-552. 
    摘要 ( 17 )   PDF(1641KB) ( 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第三届中国医学模拟教育会议召开
    2018, 38 (4):  542-542. 
    摘要 ( 16 )   PDF(715KB) ( 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8智慧医学教育高峰论坛举办
    2018, 38 (4):  640-640. 
    摘要 ( 19 )   PDF(801KB) ( 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