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丁洁, 范丽娜, 肖闯.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实施路径[J]. 当代教育论坛, 2021(5):109-115. [2] 何红娟. “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7, 33(5):60-64. DOI: 10.15938/j.cnki.iper.2017.05.013. [3] 陈会方, 秦桂秀.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与实践[J]. 中国高等教育, 2019(9):53-55. [4] 王燕萍, 张淑娥, 李庆林, 等. 高等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实施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2, 42(7):618-622.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11213-01521. [5] 黄宁花, 禹旭才. 系统思维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实践反思与优化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 2022,16(5):106-115. DOI:10.13316/j.cnki.jhem.20220821.006. [6] 曹锡山, 赵圣文. 关于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几点思考[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21, 38(5):379-381. [7] 李莹. 从脱嵌走向融合:高校课程思政实施的影响因素及其策略[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2, (6):131-137. DOI: 10.3969/j.issn.1003-2614.2022.06.020. [8] 刘隽, 范国睿. 高校“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师生互动对于学生自我收获感与满意度的影响机理——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J]. 现代教育管理, 2019, (5):117-123. DOI: 10.3969/j.issn.1674-5485.2019.05.021. [9] 徐松鹤, 胡钰轩. 大学生“课程思政”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1(1):87-90. [10] 伍强瑞, 柯心. 回顾与展望:高校“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的研究述评[J]. 高教学刊, 2021, 7(25):168-172. [11] 顾晓英. 教师是做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关键[J]. 中国高等教育, 2020(6):19-21. [12] Bowling A. Just one question: if one question works, why ask several?[J]. J Epidemiol Community Health, 2005, 59(5):342-345. DOI: 10.1136/jech.2004.021204. [13] 李洁, 吴修玲. 医学院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1, 41(7):756-760. DOI: 10.3969/j.issn.1001-5779.2021.07.026. [14] 陈始发, 张丽. 论全面提升高校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20(5):183-189. DOI: 10.3969/j.issn.1004-5961.2020.05.029. [15] 钟斌, 任茵. 高职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构成要素、实践困境与提升策略[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1(32):70-77. DOI: 10.3969/j.issn.1004-9290.2021.32.012. [16] 胡艳, 郝国强. 中职教师专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19):39-46,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