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教育杂志》为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中国大陆正式出版的第一本医学教育学术期刊;是“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刊;中国学术期刊(CNKI)影响因子年报显示我刊2024年复合影响因子为1.486;2024年入选《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4版),是医学综合类期刊中唯一一本入选的医学教育期刊。是医学教育领域内引领性刊物;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北京大学医学部承办,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677X,国内统一刊号:CN 11-5259/R。
2025年, 第45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5-07-01 上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课程改革与建设
护理学专业研究生死亡教育课程建设的探索
许亚红, 安莹, 徐奕旻, 刘溢思, 岳鹏
2025, 45 (7):  481-485.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40731-00808
摘要 ( 11 )   PDF(833KB) ( 6 )  
针对护理学专业研究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本研究团队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项目式学习理论为指导,构建了针对护理学专业研究生开设的死亡教育与死亡应对课程,包含“多学科视角下的生死观、生命价值与死亡应对、死亡教育与死亡教育项目”3大教学内容,采用“靠近自己—接近前沿—贴近专业”三阶梯项目式学习方式。 2023年9至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1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中进行的初步实践结果显示,学生具有良好的上课体验,且普遍认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本课程有效促进了护理学专业研究生死亡态度的转变和死亡教育实践能力的提升。本课程构建的死亡教育课程内容和采用的教学方法符合护理学专业研究生的学习特点且有效、可行,可以为医学院校护理学专业研究生的死亡教育课程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研能力培养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素养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
苏旋, 吴倩倩, 陈仁娟, 冯彦成, 杜晓妍, 张海瑞, 马永红, 门可
2025, 45 (7):  486-491.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40605-00562
摘要 ( 11 )   PDF(883KB) ( 3 )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科研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完善预防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2024年4月对陕西省某医学院2019~2021级预防医学专业348名学生进行整群抽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基本信息、科研素养现状以及参与科研活动的情况。采用描述性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不同特征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科研素养评分,采用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分析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科研素养评分为3.5(0.9)分。其中,科研精神评分最高,为3.6(1.0)分;科研意识和科研方法评分分别为3.4(1.0)分和3.2(0.8)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参与科研活动的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更具备基本的科研素养(OR=2.738,95%CI:1.509~4.965)和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OR=2.159,95%CI:1.276~3.652);有考研意愿的学生更具备科研精神(OR=2.080,95%CI:1.062~4.075);女生相对于男生更具备基本科研意识(OR=2.104,95%CI:1.219~3.633);父母亲任何一方的最高学历为专科/本科比高中及以下的学生,科研意识更强(OR=2.702,95%CI:1.004~7.276;OR=2.801,95%CI:1.204~6.517)。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陕西省某医学院2019~2021级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科研素养良好,但科研方法掌握较弱。科研素养的影响因素为性别、父母亲任何一方的最高学历、考研意愿和参与科研活动情况。因此,在本科教育阶段应当加强科研方法的训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其科研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方法
Teach-back教学方法在麻醉科住院医师文书书写培训中的应用
黄琪, 姚媛媛, 王屹, 于静, 杨瑾婷, 严敏
2025, 45 (7):  492-495.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40621-00635
摘要 ( 13 )   PDF(818KB) ( 6 )  
目的 分析Teach-back教学方法(即回授教学方法)在麻醉科住院医师文书书写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3年9月,选取2023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麻醉科专业基地40名新入职的住培学员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名学员。试验组学员采用Teach-back教学方法,对照组学员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分别于培训后即刻和培训后3周评价两组学员的麻醉文书书写质量,并在培训后即刻进行住培学员满意度调查,在培训后3周进行指导医师的满意度调查。采用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 t 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培训后即刻:试验组学员的麻醉病历书写评分和学员对于本次培训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学员[(95.4±5.5)分比(91.6±5.7)分;(64.5±1.4)分比(62.3±3.9)分,均P<0.05 ]。培训后3周:对照组学员的麻醉病历书写评分高于其培训后即刻[(97.2±2.3)分比(91.6±5.7)分,P=0.001) ],试验组学员的麻醉病历书写评分与培训后即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2±2.6)分比(95.4±5.5)分,P=0.487) ],两组学员的麻醉病历书写评分和指导医师满意度评分比较,其均无统计学意义[(96.2±2.6)分比(97.2±2.3)分;(34.6±2.9)分比(35.6±3.0)分,均P>0.05]。结论 Teach-back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麻醉科住培学员的麻醉文书书写质量和满意度评分,有助于刚接触临床麻醉实践的住培学员对麻醉病历文书培训的理解,提高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技术
人工智能赋能医学教育的协同治理路径探析
张如意, 周运翱, 彭迎春
2025, 45 (7):  496-501.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40730-00800
摘要 ( 15 )   PDF(864KB) ( 16 )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数据挖掘、图像处理、机器学习等方面的强大能力正在推动着医学教育的变革,其在赋能教学创新的同时,也面临着可解释性不足、内容准确性存疑、数据安全风险、师生认知偏差和监管机制缺失等挑战。为了AI赋能医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系统分析AI赋能医学教育的核心挑战和工程师、医学专家/医学教育工作者、学生和教育机构等利益相关者的协同治理路径。AI赋能医学教育需要多元主体协同全周期治理:生产环节加强数据治理,提升AI可解释性与准确性;质控环节建立标准评估体系;准入环节严格审核并采取权益保护措施;使用环节提升师生AI素养;监管环节动态跟踪风险;问责环节明晰责任边界。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完善和主体能力建设等多方面的有机结合,实现医学教育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体验学习的医疗机构院内情境模拟教师培训的设计与实践
王佳玉, 史霆, 张寅
2025, 45 (7):  502-507.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40622-00642
摘要 ( 5 )   PDF(843KB) ( 2 )  
为探索医疗机构院内情境模拟教师培训模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自2022年起开展了基于体验学习的院内情境模拟教师培训。本研究概述了该教师培训的设计和实施,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首期院内教师培训中的26位受训教师均已参与情境模拟教学实践,组成4个情境模拟教师团队小组,其中有23位(88.5%)教师担任1次及以上主讲教师;26位(100.0%)教师认为培训内容可以帮助其完善情境模拟的知识结构;25位(96.2%)教师表示培训内容可以激发其进一步主动探索情境模拟相关知识;25位(96.2%)教师认可该培训过程中各阶段的培训形式;26位(100.0%)教师认为该培训对其今后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受训教师访谈结果显示,院内情境模拟教师培训的设计和实施需要遵循体验学习循环;转变教学思维是新手教师能够掌握情境模拟教学方法的关键因素。基于体验学习理论的院内教师培训有助于新手教师掌握情境模拟教学,实现自身教学思维的反思和转变。本研究可以为医疗机构发挥核心教师作用、开展有效的情境模拟教师培训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模拟中心智能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与应用效果研究
丁敏, 刘圣珺, 孙晓靓, 马若琳, 顾浩杰, 单启源, 康宝丽, 徐增光, 徐玮, 陈迟
2025, 45 (7):  508-513.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40812-00842
摘要 ( 8 )   PDF(878KB) ( 5 )  
目的 探讨医学模拟中心智能信息管理平台(简称管理平台)在教学培训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成绩分析方法。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于2020年开始设计、开发医学模拟中心智能信息管理平台,实施全方位管理。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在我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的住院医师192人和医学模拟教研室指导教师273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其管理平台使用情况,对比住院医师的执业医师考试、住培结业考试通过率和年度考核成绩。采用方差分析和χ2检验处理数据。结果 住院医师和指导教师对场地、教学设备、模具、课程、时间等方面的管理满意度均较高,如对场地管理的满意度分别为100.0%(192/192)和99.6%(272/273),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1)。2020届住院医师的第三年(建立管理平台后)年度考核成绩高于第一年(建立管理平台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0.29±6.38)分比(87.88±7.81)分,P=0.018]。建立管理平台后(2021年)住院医师的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和结业综合考试通过率高于建立管理平台前(2020年),分别为[97.3%(72/74)比88.9%(56/63),P=0.048]和[100.0%(78/78)比94.6%(70/74),P=0.037],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管理平台得到了住院医师和指导教师的认可,有助于提高住院医师年度考核成绩、执业医师考试和结业综合考试通过率,有效提高了住培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验教学
基于多来源科研成果的基础医学综合实验教学转化研究
丛建超, 徐胜男, 武军驻, 李柯, 王辉, 刘俊, 刘艳红
2025, 45 (7):  514-518.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40318-00271
摘要 ( 8 )   PDF(865KB) ( 4 )  
基础医学综合实验在医学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当前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仍存在内容单一、综合性不足、与临床脱节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于2023年开始,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教师科研项目、基础医学领域相关文献等多来源成果进行整合,将其中的形态学、机能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实验成果转化为基础医学综合实验教学内容,并结合现有教学实验内容,形成科研成果驱动的基础医学综合实验教学模式。该模式可以促进基础医学实验课程实现整合,让实验课程紧跟领域前沿成果,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思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住院医师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全科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指标的构建研究
王琪, 刘艳丽, 孙晨, 马力
2025, 45 (7):  519-524.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40506-00454
摘要 ( 8 )   PDF(1383KB) ( 3 )  
目的 构建全科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entrustable professional activities,EPAs)指标。方法 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基于文献分析法、半结构式访谈,初步拟定置信职业行为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对15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筛选、优化全科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指标。结果 最终构建了19项全科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指标及73条内容说明。专家权威系数为0.93,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93.3%,专家意见变异系数分别为0.49、0.41。结论 全科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指标内容全面、实用,构建过程科学、可靠,可以为全科住院医师的培养提供简便可行的标准与评价手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平行病历写作训练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探索
钱晶, 张薇, 商宏恺, 许嵩
2025, 45 (7):  525-529.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40729-00795
摘要 ( 10 )   PDF(868KB) ( 10 )  
目的 探讨平行病历写作训练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23年6至12月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23名住培学员为研究对象,开设平行病历写作训练课程,包括理论学习6学时,实践课程6学时。教学前后分别采用中文版杰弗逊同理心量表学生版对住培学员的同理心进行评分;教学后对住培学员进行问卷调查,从多个维度评价教学效果。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住培学员在开展平行病历写作训练前、训练后的同理心评分分别是(102.8±12.1)分和(119.4±10.6)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1.3%(21/23)的住培学员对该课程评价为“好”或“很好”,87.0%(20/23)的住培学员认为该课程有助于提高其同理心和医患沟通能力,91.3%(21/23)的住培学员认为该课程促进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反思。然而,56.5%(13/23)的住培学员认为该课程显著增加了学习负担。结论 平行病历写作训练有助于提升妇产科住培学员的同理心,有助于提高住培学员的医患沟通能力和临床实践反思,同时也增加了住培学员的学习负担。建议将平行病历写作训练有机融入住培的日常临床工作中,以避免增加学员的额外时间负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里程碑式胜任力评价的评估反馈模式在神经内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叶珊, 刘向一, 赵晨, 马新然, 宋红松, 张英爽, 刘晓鲁, 赵海燕, 刘小璇, 孙阿萍, 傅瑜, 李艾为, 李颜, 韩江莉, 沈宁, 樊东升
2025, 45 (7):  530-536.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40121-00076
摘要 ( 8 )   PDF(2230KB) ( 4 )  
目的 分析基于里程碑式胜任力评价的评估反馈模式在神经内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3年,以2019至2022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进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专培)的全部14名专科医师为研究对象(其中,博士研究生6名,本院医师8名,不同培养阶段专科医师人数不同),应用前期制定的里程碑式胜任力评价标准,以考核—评估—反馈—培训循环模式进行连续随访,评价专科医师培训效果。采用卡方检验或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随着专科医师专培年资的升高,其胜任力评分在各胜任力维度均逐年增加,然而其在各胜任力维度的达标比值却呈现波动,与评分的一致性提高不匹配[如临床带教维度,专培第一年、第二年和第三年,专科医师的胜任力评分分别为2.0(2.5)分、4.0(1.2)分、6.0(1.2)分,相邻两年度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达标比值分别为4/10,2/10,4/6。针对个体的动态随访雷达图提示,不同专科医师的胜任力提升轨迹差异明显。结论 基于里程碑式胜任力评价的评估反馈模式可以用于神经内科专科医师胜任力的评估、监测,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专科医师的整体水平,更需要关注其个体差异,予以因材施教。根据专科医师不同年资所需要达到的水平对其进行考核,有助于增加评估敏感性,促进胜任力提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继续医学教育
西藏三地区基层医生服务现状与培训需求调查研究
刘亚林, 于德华, 占华剑, 李进红, 白跳, 邱伟, 付强强, 马乐, 普珍, 王雷钧, 杨森
2025, 45 (7):  537-541.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40408-00363
摘要 ( 4 )   PDF(864KB) ( 1 )  
目的 调查西藏部分地区基层医生的服务现状和培训需求,提升当地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2023年3至6月对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林芝市和阿里三地区基层医生进行调研。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评估基层医生的人口学特征、服务实施情况和培训需求情况。结果 在服务现状方面,高血压、急性感染和关节疼痛为最常见病种。在基本医疗服务方面主要是血压和呼吸脉搏测量、伤口换药和家庭出诊;公共卫生服务则以健康教育、高血压管理和预防接种最为常见。培训需求分析显示,基层医生强烈要求开展实践技能、新技术和急救知识方面的培训,偏好线下培训模式,如实践演示和面授。此外,在院前急救和传染病知识培训方面,急救培训需求位列前3位的是心肺复苏、外伤处理和急性高原反应的救治;传染病知识培训需求方面主要是肺结核、肝炎和包虫病的防治。结论 西藏自治区基层医生在实践技能、医疗知识和急救技能方面存在迫切培训需求,面对面培训和现场操作示范效果最佳。特别需要加强心肺复苏、外伤处理和传染病防治等培训,以提升当地医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湖南省医务人员儿童第一目击者培训现状和需求调查
刘萍萍, 黄娇甜, 张新萍, 范江花, 张玉, 肖政辉, 卢秀兰
2025, 45 (7):  542-546.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40515-00488
摘要 ( 6 )   PDF(869KB) ( 3 )  
目的 了解湖南省医务人员对儿童现场救护能力的掌握程度和开展儿童第一目击者培训的需求,为在湖南省开展儿童第一目击者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2024年4月10日至24日,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对湖南省医务人员以微信推送问卷的方式进行儿童现场救护能力现状和培训需求调查,收集问卷数据并进行描述性和χ2检验等统计学处理。结果 参与调查的10 746名医务人员中,参加过儿童第一目击者培训的有5 862名(54.6%);9 313名(86.7%)医务人员认为自己有能力识别儿童危重症状态;自我评价第一目击者能力中儿童心肺复苏[9 674名(90.0%)]和儿童海姆立克法[10 089名(93.9%)]掌握情况较好,而儿童自动体外除颤仪使用[7 900名(73.5%)]和创伤4项技术[7 857名(73.1%)]掌握情况一般。医务人员中,有10 226名(95.2%)认为成人和儿童第一目击者有所区别,10 524名(97.9%)认为有必要开展儿童第一目击者培训。9 988名(92.9%)医务人员对儿童第一目击者培训有需求,7 927名(73.8%)对儿童第一目击者导师培训有需求。医疗机构级别越高、职称越高、工作年限越长、从事儿科学专业、有第一目击者培训合格证书的医务人员对肯定儿童第一目击者开展的必要性、自我评价第一目击者能力及培训需求越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湖南省医务人员应加强儿童第一目击者培训,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低年资医务人员。儿童第一目击者能力中儿童自动体外除颤仪使用和儿童创伤4项技术培训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特高海拔地区基层医院基于SPOC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教学探索
谢毅, 王广勇, 加央多吉, 拉布夏嘎, 李喆, 于菲菲
2025, 45 (7):  547-552.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40615-00607
摘要 ( 4 )   PDF(886KB) ( 1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作为腹腔镜胆道手术的基石,已经在平原地区广泛实施,但针对年轻医师的系统化教学体系尚未建立。海军特色医学中心从2022年开始对西藏自治区那曲尼玛县人民医院进行了持续的“组团式”医疗援助。在对高原基层医院外科提供医疗援助期间,医疗援助团队结合平原地区的腹腔镜手术教学经验,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外科手术团队教学探索,其中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发挥了关键作用。该教学通过构建定制化、集中化的在线学习平台,有效满足了地处偏远、资源匮乏的高原地区学员的学习需求,赋予了学员自主规划学习进度的灵活性,同时确保了教学内容的高质量与高度一致性。从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教学逐步过渡至微创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最终拓展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特高海拔地区基层外科学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医学与比较医学教育
中外儿童精神科专科医师培训模式比较与启示
闫佳仪, 王慧, 何凡, 程文红, 高雪屏, 黄颐, 柯晓燕, 卢建平, 唐妮, 曹庆久, 司天梅
2025, 45 (7):  553-557.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40709-00721
摘要 ( 5 )   PDF(838KB) ( 2 )  
完善专科医师培训模式是提升我国儿童精神疾病诊疗能力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比较美国、英国和加拿大与我国儿童精神科专科医师培训招生要求、培训管理和内容的差异,分析我国儿童精神科专科医师培训在培训内容、评价体系、选拔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建议完善我国儿童精神科专科医师培训评价体系,优化培训制度,为专科医师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并予以相应的政策倾斜,以促进儿童精神科专科医师培训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讯
医学教育论坛(2025)会议通知
编辑部
2025, 45 (7):  507-507. 
摘要 ( 9 )   PDF(729KB) ( 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华西妇幼国际会议通知
编辑部
2025, 45 (7):  524-524. 
摘要 ( 6 )   PDF(1184KB) ( 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