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稿
    国际置信职业行为研究在医学教育中的发展与启示
    陈心航, 吴红斌, 江哲涵, 程化琴, 李海潮, 齐心
    2020, 40 (12):  945-950.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01012-01447
    摘要 ( 201 )   PDF(1603KB) ( 200 )  
    为了解国际置信职业行为(entrustable professional activities,EPAs)研究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于2020年采用 HistCite文献计量分析软件,以 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中的相关研究文献为对象,通过对2005年1月至2020年9月文章数量、作者分布、研究方向与热点等的分析,梳理EPAs研究总体态势。发现EPAs研究论文在数量上总体呈上升趋势,在文献发表、研究机构和期刊分布方面,美国遥遥领先。国际EPAs研究发展迅速,医学学科发展位于世界前沿的地区或高校,EPAs研究也位于前列。我国EPAs研究相对落后,需要加强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5所高校本科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分析
    彭文献, 刘红, 徐小萍, 周进祝, 肖寒
    2020, 40 (12):  951-954.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00310-00294
    摘要 ( 165 )   PDF(903KB) ( 101 )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本文通过面谈、讨论会和电话访谈等形式,对国内开办本科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5所高等院校进行了调研,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办学经验、师资构成、实践教学等内容。同时,对5所高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学时学分、课程知识构架和临床实习等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本科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的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药品研发技术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杜文婷, 施菁, 李军
    2020, 40 (12):  955-958.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00520-00785
    摘要 ( 45 )   PDF(900KB) ( 24 )  
    在国家对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和国家对医药产业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本文结合国家政策和社会需求,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课程、教材和考核评价机制的改革,导师制的推行,强化产教融合药品研发训练,旨在探索基于药品研发技术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药品研发技术服务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应用型的药学人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程改革与建设
    数学相关课程在医学专业课程中的应用与教学改革探究
    申英英, 刘耕, 乔素娟, 石芳
    2020, 40 (12):  959-962.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00315-00345
    摘要 ( 73 )   PDF(861KB) ( 51 )  
    本研究首先列举数学知识在不同医学专业课程中体现的知识点,并总结不同高等数学教学内容在医学专业课程中的应用,进一步分析了医学生诊断学、外科学和高等数学的成绩分布情况和一致性。结果显示,医学生的诊断学、外科学和高等数学的成绩分布基本接近,且诊断学、外科学与高等数学成绩的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412、0.530,且u值分别为8.606和10.932,均P<0.01,这说明高等数学成绩与两门医学专业课程成绩具有中度一致性,医学生对于高等数学的掌握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建议根据专业需求和专家意见调整教学内容、推进构建数学-医学案例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以此促进数学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胜任力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
    杨凤玲, 金丽娇, 龚海东, 张宇, 刘俊峰, 刘星, 姜鸿特, 刘博, 王俊林
    2020, 40 (12):  963-966.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00326-00431
    摘要 ( 76 )   PDF(907KB) ( 55 )  
    目的 构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课程体系。方法 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在结合世界家庭医学树模型和前期研究构建的全科医生胜任力模型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原始指标,编制专家咨询量表,通过德尔菲法进一步筛选、优化指标。结果 2轮专家咨询问卷全部回收,专家权威系数为0.87,构建了包含3个培训维度,9个培训项目,33个培训内容的课程体系。结论 构建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全局性和实用性,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师资队伍建设
    高等医学院校病理学“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探讨
    陈丽红, 王斌, 张文敏, 陈裕庆, 黄爱民
    2020, 40 (12):  967-970.  DOI: 10.3760/cma.j.cn 115259-20200415-00570
    摘要 ( 71 )   PDF(895KB) ( 43 )  
    病理学兼具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属性,是一门连接基础和临床的桥梁学科。本文以病理学“双师型”师资团队为切入点,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2个层面,分析病理学“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背景、资格认定标准、师资培养模式,并构建考核方案,旨在提供病理学“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教学模式和理论依据,以提高病理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从而为病理学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题导向模式在医学院校教师发展项目中的应用
    李思思, 贾志敏
    2020, 40 (12):  971-974.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00407-00510
    摘要 ( 39 )   PDF(907KB) ( 39 )  
    在国外,课题导向模式在将教师培养成为教学研究者的教师发展项目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本文列举了哈佛梅西学院、密歇根大学、威斯康辛大学和美国国际医学教育与研究促进基金会的教师发展项目,为我国医学院校教师发展项目的设立提供借鉴。同时,以南方医科大学-美国国际医学教育与研究促进基金会区域中心为例,阐述了课题导向模式的教师发展项目在我国的探索,并为我国医学院校教师发展项目的设立提供经验与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文素质教育
    基于学习投入度的某医学院校学生德育效果调查分析
    王琳, 舒静, 胡鸿毅
    2020, 40 (12):  975-978.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190725-00596
    摘要 ( 52 )   PDF(895KB) ( 36 )  
    目的 探索大学生德育效果及其与学习投入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2017年某医学院校2 215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在线填答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hinese college student survey,CCSS)问卷,对确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德育指标评分以及学习投入度5个维度(学业挑战度、主动合作学习水平、生师互动水平、教育经验丰富度、校园环境支持度)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一年级至四年级学生的确立人生观和价值观德育指标评分分别为(57.13±26.95)分、(60.35±26.32)分、(62.20±26.13)分、(63.84±25.67)分;团队合作精神评分分别为(62.35±25.57)分、(66.07±23.51)分、(64.75±24.65)分、(66.00±24.08)分;批判精神评分分别为(55.16±25.69)分、(59.88±25.56)分、(60.13±25.48)分、(59.75±25.78)分;创新精神评分分别为(50.22±27.23)分、(56.32±26.39)分、(58.03±25.92)分、(57.06±26.14)分,各指标年级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学习投入度的学业挑战度、主动合作学习水平、生师互动水平、教育经验丰富度、校园环境支持度维度评分分别为(46.92±12.40)分、(51.64±18.13)分、(37.23±20.13)分、(42.31±17.49)分、(62.12±17.13)分。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显示,学习投入度5个维度是德育效果的影响因素。结论 高年级学生德育效果较好,大学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德”的成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投入度会对德育效果产生正向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方法
    模块化模拟教学方法在运动医学肩关节镜手术培训中的应用
    张鹏, 崔国庆, 王梦楠, 肖健, 罗浩, 程序, 闫辉, 赵静文, 李玳, 江东, 赵峰, 孙超, 张俊杰, 杨渝平
    2020, 40 (12):  979-982.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00617-00924
    摘要 ( 66 )   PDF(873KB) ( 59 )  
    目的 探讨模块化模拟教学方法在运动医学肩关节镜手术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北京强生培训中心参加肩关节镜手术模拟培训的111名进修医师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其培训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t检验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肩关节镜模拟技术培训前后进修医师抓持传递操作用时[(202.92±27.86)秒比(123.44±18.93)秒],缝合打结操作用时[(333.77±24.36)秒比(183.92±14.19)秒]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训前后,三甲医院进修医师和非三甲医院进修医师抓持传递用时时间差为[43.5(9.0,60.5)秒比40.0(19.5,147.0)秒]、缝合打结用时时间差为[85.0(60.0,180.0)秒比120.0(60.0,260.0)秒],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训前后,骨科进修医师和运动医学科进修医师抓持传递用时时间差为[60.0(23.0,90.0)秒比20.0(6.0,60.0)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打结用时时间差为[80.0(52.0,172.3)秒比90.0(60.0,275.0)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修医师对模拟培训的满意度为100.0%(111/111)。结论 采用模块化模拟教学方法进行肩关节镜手术培训后,不同级别和不同专业的进修医师的基本手术技术均得到了提升。这种培训方式适用于不同级别医院的进修医师,也适用于骨科或运动医学科专业的进修医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模拟病例和小组讨论教学方式在临床思维培养课程中的应用
    李颖, 宋浩明, 杨军, 刘琦, 李冰, 葛艳丽, 靳令经, 程黎明
    2020, 40 (12):  983-987.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190712-00549
    摘要 ( 116 )   PDF(892KB) ( 108 )  
    目的 探索在临床思维培养模块化课程中应用模拟病例和小组讨论教学的效果。方法 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将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实习的同济大学医学院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40名学生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名学生。试验组首先应用DxR Clinician(后文简称DxR)模拟病例教学软件实施DxR模块教学,随后进行小组讨论模块教学,而对照组的模块教学顺序相反。应用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教学方式的评价,应用DxR评分和期中、期末客观选择题考核评估教学效果。结果 76.7%(31/40)的学生认为DxR模块对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有帮助,90.0%(36/40)的学生喜欢小组讨论教学并认为其对临床思维培养有帮助。对照组学生期中考核成绩、DxR评分总体表现的后阶段评分均高于试验组[(75.4±13.5)分比(66.7±10.7)分,57.3(53.7,59.0)分比46.0(43.0,53.0)分];对照组DxR评分的后阶段总体表现高于前阶段[57.3(53.7,59.0)分比46.0(39.0,48.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以DxR软件和小组讨论方式进行临床思维培养模块化教学,学生接受度高,课程运行顺利。先进行小组讨论模块教学有利于形成友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习主动性,能够提高DxR软件的教学效果。2种教学方式能够互相补充,从不同维度促进临床思维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技术
    增强现实技术在研究生脊柱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李威, 郭卫春, 夏可周, 施玉博, 余铃
    2020, 40 (12):  988-991.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00429-00662
    摘要 ( 64 )   PDF(2541KB) ( 44 )  
    目的 探讨增强现实技术在脊柱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采用试验对照方法。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选择武汉大学2018级外科学专业50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这些研究生均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实习。在脊柱外科手术学教学中,试验组采用增强现实技术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结束后,对两组研究生进行考试和问卷调查,以评价增强现实技术的教学效果。结果 试验组研究生理论考试平均成绩为87.76分,对照组研究生为78.24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559,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满意度调查比较中,试验组与对照组研究生在学习兴趣、课堂氛围、知识掌握、重难点理解和学习能力提高上的评分为:(88.64±3.62)分比(77.92±3.89)分、(87.16±4.12)分比(75.96±3.66)分、(89.84±3.04)分比(80.12±4.49)分、(89.00±4.26)分比(76.88±3.70)分、(89.80±3.23)分比(79.72±3.91)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脊柱外科手术学教学中,采用增强现实技术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虚拟仿真技术在我国医学教育领域相关研究中应用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李艳君, 黄德生, 关鹏, 于宏, 陈琦, 鲁艳明, 王玉, 杨清
    2020, 40 (12):  992-996.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00216-00138
    摘要 ( 236 )   PDF(1941KB) ( 134 )  
    目的 分析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我国医学教育领域的相关研究现状、主题演化以及热点前沿,为其在医学教育领域的深入开展及应用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数据库中,检索截至2019年12月31日发表的关于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我国医学教育领域的研究文献,采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分析其发文趋势、关键词共现、关键词主题演化趋势以及研究热点分布情况,生成知识图谱。 结果 纳入本研究的文献数量共计682篇,最早的研究出现在1996年。科学知识图谱显示,“实验教学”“虚拟仿真实验”和“虚拟手术”是研究热点。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和“虚拟手术”出现较早,具有较好的研究热点延续性,2013年后研究主题逐渐多样化,出现了如“口腔医学”“康复医学”和“整形外科学”等学科关键词。结论 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医学教育领域的研究主题相对宽泛,1996年起文献整体增长趋势明显,“虚拟仿真实验”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研究大致历经起步阶段、扩大阶段和爆发阶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雨课堂教学方式在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郭明媚, 刘秀芳, 杨慧, 郭菲菲
    2020, 40 (12):  997-1001.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00114-00058
    摘要 ( 99 )   PDF(3201KB) ( 81 )  
    目的 评价雨课堂教学方式在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利用系统综述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中,检索有关应用雨课堂教学方式在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教学中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采用ReviewManager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016年至2019年的22篇中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采用雨课堂教学方式学生的实践操作考试成绩(MD=3.55,95% CI=2.63~4.47,P<0.01)、理论考试成绩(MD=6.77,95% CI=6.53~7.00,P<0.01)、教学效果满意度(OR=3.45,95% CI=2.66~4.47,P<0.01)均优于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学生。结论 雨课堂教学方式在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教学
    联合教学模式在医护人员体外膜氧合技术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童荔, 胡文杰, 朱艳平, 曹璐, 李英辉, 张宁, 匡铭, 蔡常洁
    2020, 40 (12):  1002-1005.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00316-00350
    摘要 ( 41 )   PDF(871KB) ( 21 )  
    目的 探讨联合教学模式在医护人员体外膜氧合技术(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0年2月底,采用传统教学与高仿真模拟(high fidelity simulation)教学融合的方式,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7名医护人员分批进行为期3天的ECMO课程培训。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理论考核、团队联合演练考核和问卷调查,对培训效果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所有学员均通过了理论考核;培训后,91.9%(34/37)的学员认为在整个培训过程中的主动学习投入更多;59.5%(22/37)的学员技术测评能够达到良好水平;管路预冲方面,67.6%(25/37)的学员都显示出了比较好的自信心;43.2%(16/27)的学员认为自己在ECMO全程管理的总体胜任力方面仍需要加强。结论 传统教学与高仿真模拟教学联合的ECMO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医护人员的ECMO监测水平和管理技能。但是,这种培训模式下的学员能否顺利承担临床重症患者ECMO的救治任务,则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BOPPPS结合移动端APP教学模式在脊柱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刘亚东, 杜玉君, 马金理
    2020, 40 (12):  1006-1010.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00526-00821
    摘要 ( 65 )   PDF(924KB) ( 48 )  
    目的 探讨BOPPPS结合移动端APP教学模式在脊柱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11月,选取吉林大学临床医学院2014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7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名学生。两组学生均由同1名高年资主任医师进行理论授课,由5名水平相当的主治医师进行临床带教。试验组采用BOPPPS模式结合移动端APP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分别对两组学生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进行评估,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授课教师和两组学生对教学的反馈。结果 试验组学生理论知识成绩(81.33±9.73)分,高于对照组学生(73.21±9.98)分;试验组学生临床技能整体表现评分[(8.38±0.42)分]优于对照组学生[(7.84±0.59)分];试验组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方面评分优于对照组学生[(4.83±0.45)分比(3.91±0.81)分、(4.64±0.59)分比(3.78±0.68)分],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提升教学技巧等方面的评价,试验组的教师评分[(3.83±0.41)分]优于对照组的教师评分[(2.67±0.52)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41,P<0.01)。结论 BOPPPS结合移动端APP教学模式应用于脊柱外科学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教师的授课技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住院医师与专科医师培训
    普通外科急诊住院医师胜任力导向培训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李刚, 田茂霖, 邴运韬, 王行雁, 冀晓旭, 马朝来, 原春辉, 修典荣, 宋世兵
    2020, 40 (12):  1011-1014.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00106-00013
    摘要 ( 71 )   PDF(859KB) ( 62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通外科急诊建立了胜任力导向的培训模式,包括对住院医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病例分析讲座等培训方式,以及基于疾病知识的理论培训和普通外科急诊实践技能培训、规范化救治流程培训和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对住院医师培训前评估、培训后考核。同时,将该培训模式应用于54名普通外科急诊住院医师培训中。结果表明,胜任力导向培训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普通外科急诊住院医师的工作胜任力,保证了急诊医疗工作的安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Broome-Tumey提问和PACS的主治医师查房在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袁源, 袁慧书, 王莹, 郎宁
    2020, 40 (12):  1015-1018.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00403-00480
    摘要 ( 55 )   PDF(867KB) ( 43 )  
    目的 探讨基于Broome-Tumey提问和医学影像存储与通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的主治医师查房在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9年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轮转的30名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参与基于Broome-Tumey提问和PACS的主治医师查房模式和传统查房模式。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和考核评分评价查房效果。结果 试验组调查问卷各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喜欢本教学模式:(4.50±0.22 )分比(3.86±0.21)分;提高独立思考能力:(4.55±0.26)分比(3.44±0.30)分;提供知识掌握水平(4.07±0.14)分比(3.89±0.16)分;提高知识运用能力(4.51±0.23)分比(3.78±0.23)分;提高诊断水平:(4.53±0.21)分比(3.70±0.20)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小测试成绩、出科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小测试:(86.35±2.91)分比(81.72±2.21)分,P<0.01;出科考试:(92.32±2.79)分比(87.91±2.46)分,P<0.01]。结论 基于Broome-Tumey提问和PACS的主治医师查房有助于拓宽和巩固住院医师专业知识,提高住院医师临床诊断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声质量控制系统在超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费翔, 韩鹏, 梁舒媛, 李楠, 姜波, 朱连华
    2020, 40 (12):  1019-1022.  DOI: 10.3760/cma.j.cn 115259-20200414-00565
    摘要 ( 49 )   PDF(893KB) ( 22 )  
    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推广以来,为了提高住培医师的综合水平,全国各大住培基地建立了多种培训及考核体系。2018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超声诊断科构建了超声质量控制系统。该系统针对超声住培医师上机操作过程中的仪器参数、标准切面、报告书写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将超声住培医师上机过程中的实时质控与上机结束后的阶段性回顾相结合,力求快速有效地提高住培医师的上机操作能力。本文阐述了超声质量控制系统在超声住培医师教学中的应用,总结分析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超声诊断科2018年和2019年住培医师考核结果,为提高超声住培医师培训过程中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同质化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教育评估
    腹腔镜技能评价体系的应用现状与思考
    王行雁, 原春辉, 王港, 崔龙, 修典荣
    2020, 40 (12):  1023-1026.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00310-00297
    摘要 ( 66 )   PDF(870KB) ( 52 )  
    腹腔镜手术的发展和普及客观上要求我们建立与之对应的腹腔镜技能培训课程,而腹腔镜技能评价体系对于腹腔镜培训课程的建立和改进、手术医师的考核和准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目前使用的3个腹腔镜技能评价体系进行了综述,阐述了不同评价体系的特点。同时,结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应用腹腔镜评价体系的经验,探讨了不同评价体系在不同培训和考核对象中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在线考核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习干预管理探索
    罗茜, 康宝丽, 孙晓靓, 朱亚琴, 丁敏, 徐增光, 陈义汉, 陈迟
    2020, 40 (12):  1027-1030.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00511-00728
    摘要 ( 35 )   PDF(900KB) ( 25 )  
    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发展至今,已从制度完善、体系建立走向内涵建设,管理也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这就要求培训基地要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化来进行日常培训管理。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利用在线考试系统进行住院医师测评数据收集,通过项目复盘、问卷调研、数据分析等方式,对住院医师的学习进行持续干预并取得一定成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医学与比较医学教育
    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体系及其启示
    黄蕾, 郑加麟, 靳令经, 沈慧霞, 焦锐, 张静, 胡予, 程黎明
    2020, 40 (12):  1031-1035.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0508-00713
    摘要 ( 157 )   PDF(892KB) ( 92 )  
    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体系在不断改进,但与国际标准相比仍然存在差距。国际认证被认为是促进医学教育质量同质化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由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国际部(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International,ACGME-I)推行的认证体系的基本情况、认证组织、认证流程和认证标准。结合ACGME-I认证的重要价值,针对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体系尚存在的问题,提出以认证推进胜任力导向毕业后医学教育体系的完善和认证体系构建,并探讨了认证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镶嵌式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方法在中美2所医学院儿科学教学实践中的比较分析
    廖雪莲, 谢利剑, 蒋莎义, 吕志宝
    2020, 40 (12):  1036-1040.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00413-00555
    摘要 ( 56 )   PDF(890KB) ( 43 )  
    探讨镶嵌式基于问题学习(hybrid-problem based learning,hPBL)教学方法在中美儿科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差异,剖析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不同学制下儿科学教学实践4个阶段中hPBL教学方法的应用,发现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在中美2所医学院儿科学教学实践中均有应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常态化将hPBL教学方法贯穿于儿科学教学实践中历时较久,教学效果良好;而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进阶性将hPBL教学方法应用于儿科学教学实践中历时较短,也取得了较好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