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医学教育管理
    我国公共卫生实践教学基地研究热点和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何斐, 黄春燕, 杨素铧, 胡志坚, 王晓茜, 王心妍, 王晴, 梁栋
    2023, 43 (4):  241-244.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20801-00960
    摘要 ( 213 )   PDF(978KB) ( 147 )  
    目的 探讨我国公共卫生实践教学基地的研究热点和趋势。方法 检索1994年1月至2022年4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公共卫生实践教学基地研究的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发文时间、作者及机构和关键词进行分析,用Note Express软件和Citespace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 我国公共卫生实践教学基地研究发文量总体呈上升态势;发文机构主要为医学院校,机构间合作较少;累计频次排在前5位的高频关键词依次为:预防医学(35次)、实践教学(24次)、教学基地(14次)、公共卫生(12次)、改革(9次);研究热点为实践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结论 我国公共卫生实践教学基地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研究机构间的合作亟待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等是公共卫生实践教学基地的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势,未来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资源推荐系统需求偏好研究
    张博文, 阮昱清, 凯丽比努尔·喀依木, 赵阳, 李鸿鹤
    2023, 43 (4):  245-249.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20716-00906
    摘要 ( 139 )   PDF(783KB) ( 107 )  
    目的 了解医学生关于教育资源推荐系统的需求偏好,以及这种需求偏好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方法 2021年4月,以某医科大学一年级至三年级临床医学专业48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自主学习量表及自制医学教育资源推荐系统的需求偏好(包含内容偏好与使用偏好)问卷进行调研。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医学生信息资源推荐系统需求偏好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结果 共277人(57.5%)使用过医学教育资源推荐系统;自主学习中人际交流维度(OR=0.895,95%CI:0.824~0.972,P=0.008)会影响医学生信息资源推荐系统的使用情况;医学生信息资源推荐系统内容偏好的顺序为专业学习资源、职业发展资源、拓展学习资源、娱乐放松资源、课外活动资源;医学生人际交流能力与5种教育资源的期待程度均呈正相关(线性回归系数分别为0.172、0.153、0.308、0.297、0.336,均P<0.05)。结论 医学生对信息资源推荐系统的使用较为积极,专业学习资源为其首要偏好内容,医学生信息资源推荐系统的使用与内容偏好均与自主学习能力相关,推进医学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有利于促进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想品德与医德教育
    广东省医学本科生医学伦理道德教育现状及相关认知的调查研究
    黄燕芳, 张赟, 梁烨蕴, 黄晓曼, 陈伟婷
    2023, 43 (4):  250-254.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20905-01115
    摘要 ( 108 )   PDF(773KB) ( 67 )  
    目的 调查医学本科生医学伦理道德教育现状以及对医学伦理道德的认知和自我评价。方法 对广东省内18所本科院校2 108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医学生医学伦理道德教育现状、对医学伦理道德教育的认知和医学伦理道德素养自我评价4个部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探讨医学伦理道德教育认知和医学伦理道德素养自我评价的影响因素。结果 有1 193人(56.6%)学习过医学伦理学相关课程,其中有673人(56.4%)参与过医学伦理学相关实践教学活动。年级(β=-0.46,P<0.001)、学习成绩(β=0.55,P=0.011)以及家庭经济状况(β=0.54,P=0.025)为医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认知的影响因素(均P<0.05)。学习成绩(β=0.22,P=0.004)、家庭经济状况(β=0.39,P<0.001)以及有无学习伦理相关课程(β=-0.33,P=0.002)是医学生医学伦理道德素养自我评价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学过医学伦理学相关课程的医学生总体偏少。年级、学习成绩、家庭经济状况为医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认知的影响因素;学习成绩、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是否学习过伦理相关课程是医学生医学伦理道德素养自我评价的影响因素。医学院校应从根本上重视医学伦理学教学,将其设置为必修课程并增加学时,同时,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活动中也应穿插、渗透正确的伦理理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程思政建设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领域课程思政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袁娜, 吴宇峰
    2023, 43 (4):  255-258.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20922-01223
    摘要 ( 161 )   PDF(939KB) ( 137 )  
    目的 分析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领域课程思政研究现状,以期为未来的课程思政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7月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高等医学教育领域的课程思政研究文献,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发文量、论文所属单位和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符合条件文献1 739篇,发文量前10位的单位均为高校,高频关键词28个。基于某门具体课程的课程思政研究最多,达1 026篇,其中,基础类课程752篇(73.3%),临床类课程274篇(26.7%);中医类课程312篇(30.4%)。“德育”“课程育人”是最新的研究热点,研究从某门课程的实证研究逐渐向体系研究过渡,研究内容逐步细化。结论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领域课程思政研究较丰富,热点聚焦,以基础类课程为主,临床、中医类课程相对较少。建议建立课程思政研究共同体,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及思考
    蒋忆遥, 唐四元, 袁世平, 何国平, 周乐山
    2023, 43 (4):  259-262.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20708-00875
    摘要 ( 179 )   PDF(792KB) ( 159 )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对护理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进行评价有利于护理学专业课程思政的有效推进。本文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时间、评价方法等方面综述了目前护理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现状,并对如何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思考,建议针对不同学习阶段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形成教师和学生2个方面的评价体系,为我国护理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发展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研能力培养
    以课题为中心的学术工作坊在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何莉, 魏永长, 喻明霞, 陈志桥, 雷红, 王时雨, 张国, 周芙玲
    2023, 43 (4):  263-266.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20706-00871
    摘要 ( 149 )   PDF(761KB) ( 133 )  
    目的 探讨以课题为中心的学术工作坊(简称学术工作坊)教学方式在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22年5月,选取2021年1至9月参加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举办的学术工作坊的101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对学术工作坊教学的满意率以及学术工作坊对提升其科研能力培养的效果,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93名(92.1%)医学生对学术工作坊教学方式表示满意。在提升沟通交流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实验操作水平、提高科研兴趣4个一级指标的评价方面,分别有76 名(75.2%)、62名(61.4%)、72名(71.3%)、70名(69.3%)医学生表示满意。在“与导师经常进行学术探讨”等6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中,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与导师经常学术探讨”:(2.53±0.72)分 比(3.12±0.71)分比(3.64±0.50)分,P<0.001];本科生在“与导师经常进行学术探讨”“有更高的热情与导师实现共同的科研目标”2个二级指标的评分均低于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如“有更高的热情与导师实现共同的科研目标”:本科生(2.78±0.71)分低于硕士研究生(3.27±0.60)分和博士研究生(3.55±0.65)分,均P<0.001,但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评分比较,P=0.768]。结论 以课题为中心的学术工作坊教学方式得到了医学生的认可。学术工作坊教学对不同学历层次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效果存在差异,应当关注本科生和处于科研起步阶段的硕士研究生,用更合适的方式实施学术工作坊教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材建设
    中医妇科学教材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郑涵予, 刘雁峰, 王铁枫
    2023, 43 (4):  267-271.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20707-00872
    摘要 ( 83 )   PDF(775KB) ( 46 )  
    中医教材建设是培养中医人才和传授医学知识的重要工具,高质量的教材是提高中医药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中医妇科学规划(统编)教材经历了数十版修订演变。本文对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妇科学规划教材的版本更迭进行了梳理,总结相关的教材研究文献及同行评价;探讨中医妇科学教材建设要点;从内容溯源到思政建设,分析在当下中医妇科学教材建设中面临的挑战,以期为后续教材建设及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方法
    基于问题学习联合基于案例学习教学方法在药事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吴玥, 沈秉正, 谈弋, 何敬胜, 周本宏
    2023, 43 (4):  272-275.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20726-00943
    摘要 ( 214 )   PDF(759KB) ( 237 )  
    目的 探讨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基于案例学习(case-based learning, CBL)教学方法在药事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试验对照方法。分别于2021年和2022年2至9月,选取武汉大学2018级、2019级四年制药学、生物制药专业选修药事管理学课程的73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级33名学生设为试验组,采用PBL联合CBL教学方法;2018级40名学生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通过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评价教学效果。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试验组学生理论知识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95.08±2.30)分比(90.06±2.85)分, P=0.002],知识综合运用得分高于对照组[(43.80±1.38)比(38.04±4.04)分,P<0.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总体满意度的评分高于对照组[(96.43±7.45)分比(66.38±10.07)分, P<0.001]。结论 PBL联合CBL教学方法用于药事管理学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和知识综合运用得分,提升教学满意度,有助于提升药事管理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技术
    基于微信小程序及标准化病人的“切问”问诊训练平台的设计与实施
    吴岑, 傅博, 于思佳, 宋函憶, 马爽, 刘琦芳, 姚鑫洁, 姜金坪, 于宏
    2023, 43 (4):  276-279.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20804-00979
    摘要 ( 146 )   PDF(760KB) ( 90 )  
    问诊是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为解决当前问诊教学资源不足的现状并提高问诊教学效果,本研究小组基于微信小程序及标准化病人,设计并创建了“切问”问诊训练平台。2022年4月组织中国医科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50名学生应用该平台进行问诊训练,训练半个月后向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训练效果,向10名指导教师发放问卷调查教学效果。在回收的49份有效学生问卷中,44名(89.8%)学生认为本平台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45名(91.8%)学生认为其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46名(93.9%)学生认为其有助于提高临床思维能力;44名(89.8%)学生认为其有助于加深对问诊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47名(95.9%)学生认为其有助于提高医患沟通能力;46名(93.9%)学生认为其贴近临床真实情境。所有被调查教师均认为应用本平台进行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问诊能力。“切问”问诊训练平台增加了学生问诊的实践机会、贴近临床真实情境,得到学生和教师认可,有助于解决问诊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在提高学生问诊技能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创新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教育
    护理专业实习学生正念主体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杨瑞, 高玉芳, 纪姿彤, 苏鑫, 刘盾
    2023, 43 (4):  280-283.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20901-01103
    摘要 ( 90 )   PDF(798KB) ( 73 )  
    目的 分析在护理专业实习学生正念主体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2年3至5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在青岛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240名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正念主体性量表、临床学习环境评价量表、简易心理韧性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护理专业实习学生的正念主体性评分为(61.98±13.24)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显示,临床学习环境(b=0.405,P<0.001)、心理韧性(b=0.205,P<0.001)、对护理专业的热爱程度(b=0.151,P=0.001)评分越高的学生,正念主体性水平越高。临床学习环境、心理韧性及对护理专业的热爱程度3个变量共可以解释正念主体性评分总变异的39.3%。结论 护理专业实习学生正念主体性处于中等水平。临床护理教育者及护理管理者可通过加强临床学习环境建设,提高实习学生的心理韧性,培养其对本专业的热爱程度,进一步提高护理学专业实习学生的正念主体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生教育
    PDCA循环在眼科学学术学位研究生临床前培训中的应用
    蒋金芸, 邹玉仙, 杨晓, 卓业鸿, 陈荣新
    2023, 43 (4):  284-287.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20912-01157
    摘要 ( 147 )   PDF(757KB) ( 67 )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PDCA)循环以反复循环、不断改进目标和提高质量的特点,在医学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临床前培训为例,阐述了PDCA循环在眼科学学术学位研究生教学中的设计和实施,并通过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表明,培训结束时37名(100.0%)学生的理论和操作考核均达到合格标准,27名(71.1%)学生认为在临床前培训课程中采用PDCA循环比传统教学更有效。可见PDCA循环用于眼科学学术学位研究生临床前培训,有助于学生更高效地掌握眼科学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眼科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语言课程设计模型的研究生医学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计
    陈斌敏, 齐晖
    2023, 43 (4):  288-292.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20908-01135
    摘要 ( 85 )   PDF(799KB) ( 52 )  
    本文根据语言课程设计模型,以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医学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为例,分析课程需求、环境、教学原则、教学目标、课程评价等5个关键要素构建五环动态式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计路径。课程需求包括学生和社会需求,环境包括学情、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条件等。基于需求和环境分析,确立课程目标后,遵循模型中的相关教学原则,设计课程内环,确定“医学学术英语+”教学内容,甄选混合式教学、基于数据驱动的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结合终结性和过程性评价。最后,开展课程评估,优化所有要素,实现动态化课程管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罗佳荟, 杨伶俐, 王瑞珩, 曾小菊, 张长林, 刘芳
    2023, 43 (4):  293-297.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20617-00796
    摘要 ( 177 )   PDF(814KB) ( 114 )  
    目的 调查分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简称住培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22年2月至3月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培学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抑郁-焦虑-压力量表评估抑郁、焦虑与压力症状,分析住培特征、睡眠、运动等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和回归分析。结果 共回收386份有效问卷。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1人)、委托培训学员(161人)、自主培训学员(24人)中有焦虑症状者分别为104人(51.7%)、78人(48.4%)、5人(20.8%);在其专业科室学习的学员(251人)中有抑郁、焦虑症状者分别为119人(47.4%)、134人(53.4%),高于在外轮转学员(135人)的45人(33.3%)、53人(39.3%):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睡眠时长是影响住培学员抑郁[OR(95%CI)=0.298(0.163~0.546)]、焦虑[OR(95%CI)=0.369(0.198~0.685)]、压力[OR(95%CI)=0.292(0.143~0.595)]的重要因素;运动次数[OR(95%CI)=0.369(0.164~0.831)]对焦虑症状起重要影响作用: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住培学员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较高,须予以重视。睡眠、体育锻炼有利于提高学员心理健康水平,在其专业科室学习、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员心理健康问题更为突出,应给予关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高校附属医院开展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情况调查
    齐殿君, 江南, 于晓松
    2023, 43 (4):  298-302.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20610-00763
    摘要 ( 76 )   PDF(809KB) ( 51 )  
    目的 了解我国高校附属医院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全科住培)的发展现状。方法 2019年12月,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我国近189所开设临床医学专业高校的全科住培开展情况。问卷内容包括教学机构设置、师资、培训形式等。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调查结果。结果 2010年、2017年和2019年我国内地高校开展全科住培的数量分别为35所、68所和117所,全科住培基地数量分别为42所、88所和169所。高校开展全科住培最多的是华东地区(35所),最少为西北地区(9所)。2019年,1 929名临床基地全科医学科指导医师中,有472人(24.5%)参与过教学文章的发表,304人(15.8%)参与过教学课题开展,543人(28.1%)具有累计3个月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经历;169家全科住培基地中,91家(53.8%)基地理论教学只采用讲授法,80家(47.3%)基地没有开展任何形式的形成性评价。结论 高校附属医院全科住培发展迅速,但仍存在全科住培尚未完全普及、不同地域和不同类型高校的发展不均衡、指导医师缺乏社区实践经历、社区指导医师缺乏教学研究经历、缺乏形成性评价等问题。下一阶段,高校附属医院应继续扩大全科住培开展规模,加强师资培养,不断丰富教学评价手段,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向军, 徐莉莉, 蔡敏, 张雯, 蔡定芳, 杨云柯
    2023, 43 (4):  303-306.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20610-00762
    摘要 ( 127 )   PDF(868KB) ( 76 )  
    目的 分析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的现状,为后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1998至2022年收录的有关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1998至2013年共发文21篇,内容主要涉及培训体系的构建;2014至2022年发文510篇,内容主要涉及培训模式的全面探索。发文作者和机构较为分散、合作不足。研究领域的高频关键词有“中医”“住院医师”等10余类,近年的研究突现词有“临床技能”“实践”等。结论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经历了培训体系的构建、培训模式的探索2个阶段,目前的研究力量薄弱,研究热点分散,但近年逐渐向中医特色临床技能培训聚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斜视手术标准化培训与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张陆希, 荣军博, 王颖, 郎丽娟, 许丽敏, 郭可心, 李志刚
    2023, 43 (4):  307-311.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20609-00755
    摘要 ( 62 )   PDF(811KB) ( 31 )  
    手术是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点和难点,但目前却缺乏标准化培训和评价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设计了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斜视手术标准化培训与评价系统,选用2种斜视基础术式分别标准化为7个步骤,分4个阶段进行操作培训,采用阶段考核与终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考核满意度调查、参培与未参培学员结业后专业从事情况评价系统应用效果。2021年3月至5月将系统应用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2019级36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学员的培训整体满意度为83.3%(30/36),88.9%(32/36)的学员认为通过培训,斜视手术较其他亚专业手术掌握得更好。结业后,33.3%(12/36)的学员能在工作中完成所培训的两种手术术式,高于2018级未参培学员的3.8%(1/26);44.4%(16/36)的学员愿意或正在进行斜视与小儿眼科专业培训,高于2018级未参培学员的3.8%(1/26)。可见,斜视手术标准化培训与评价系统有助于学员完成斜视手术的标准化培训,促进其掌握斜视手术基础术式和开展相关专业工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教育评估
    北京市专科学历乡村医生岗位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
    朱丹, 陈小垒, 路孝琴, 王飞跃, 潘朝路, 杜娟
    2023, 43 (4):  312-315.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20715-00904
    摘要 ( 75 )   PDF(786KB) ( 45 )  
    目的 构建北京市专科学历乡村医生岗位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于2021年9至11月通过邮件向专家发放2轮咨询表,应用专家权威系数、积极系数和协调系数进行评价。结果 2轮咨询的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19;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0%;评价指标重要性和可行性的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31和0.37(均P<0.001)。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34项三级指标。结论 专家的积极程度和权威程度较高,专家意见协调性较好,本研究构建的北京市专科学历乡村医生岗位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结果可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康复治疗专业技能培训师生互评模型探索
    於伟, 陈群, 耿宝峰, 卞佳佳, 江钟立, 史亚伟, 林枫
    2023, 43 (4):  316-320.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20624-00820
    摘要 ( 76 )   PDF(815KB) ( 50 )  
    目的 基于项目反应理论为康复治疗专业技能培训师生互评构建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用于技能培训师生互评的实际效果。方法 提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康复技能培训管理系统中2015至2018级康复治疗专业学生的出科考核、平时成绩、病例报告等考试成绩作为研究资料。以教师考核学生(考学,13项)问卷和学生评价教师(评师,12项)问卷作为评测条目,各条目评分为0、1、3和5分,由此建立项目反应理论模型。通过对师生互评结果分析验证所得模型的拟合度、信度和局部独立性,并测算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出科考核成绩的相关性。结果 两类问卷均在转置为二分类项目后完成建模。考学问卷的13个项目可构成单因素2参数模型,该模型拟合度(P=0.206)、信度(r=0.853)和局部独立性良好,且模型测算的学生实践能力与出科考核成绩显著相关(r=0.442,P<0.001)。评师问卷的12个项目可构成单因素4参数模型,该模型拟合度(P=0.237)、信度(r=0.952)和局部独立性良好,且模型测算的教师教学水平与学生出科考核成绩显著相关(r=0.197,P=0.006)。结论 在二分类项目基础上,可以构建出适用于评价康复治疗专业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实践能力的项目反应理论模型。经验证,该模型评测效果良好,可考虑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