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稿
    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里程碑标准的研究进展
    宋文文, 李鸿鹤, 丁宁, 闻德亮
    2019, 39 (12):  897-900.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9.12.001
    摘要 ( 74 )   PDF(896KB) ( 96 )  
    在医学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岗位胜任力里程碑标准的提出,使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得到进一步落实与发展,因而里程碑标准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被逐渐强调。本研究首先系统描述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和里程碑标准的概念及相互关系,其次分别描述美国、加拿大、中国台湾及大陆地区的医学教育里程碑标准发展历程,并对医学教育里程碑标准相关研究的现状和研究空白做出总结,从而为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里程碑标准的相关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方法
    多学科协作教学模式在全科医师心肺复苏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刘婷, 刘青, 付晓丽, 王贺, 郝义彬, 张思森, 文民刚
    2019, 39 (12):  901-904.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9.12.002
    摘要 ( 51 )   PDF(857KB) ( 29 )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教学模式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心肺复苏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实验对照方法。选取2016年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郑州人民医院进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50名学员为研究对象,根据学员工号采用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23名)和对照组(27名),实验组采用多学科协作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培训结束后对两组学员进行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学员和对照组学员在理论考核成绩[(82.70±4.25)分比(81.03±3.98)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3,P>0.05)。实验组学员和对照组学员在技能考核总分[(85.09±3.90)分比(78.37±3.22)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67,P<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除提高急救技能和提高思维能力外,实验组学员在其他方面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学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教学模式应用于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心肺复苏临床教学,有助于提高学员的操作成绩,学员认为该模式可以增加学习兴趣、培养团队精神和提高学习、领导及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杨晓雪, 贾莉英
    2019, 39 (12):  905-909.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9.12.003
    摘要 ( 51 )   PDF(1834KB) ( 35 )  
    目的 评价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本科生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科学证据。方法 利用系统综述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中有关探究式教学的随机实验对照研究,采用ReviewManager5.3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理论考试成绩[SMD=0.98,95%CI(0.87,1.09),P<0.01]、实践考试成绩[SMD=11.72,95%CI(10.79,12.65),P<0.01]都优于对照组。结论 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功能牙周手术教学模型在牙周病学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史丹晖, 陈莉丽, 孙伟莲, 柯婷, 雷利红
    2019, 39 (12):  910-913.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9.12.004
    摘要 ( 39 )   PDF(976KB) ( 20 )  
    目的 探讨在口腔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牙周病学实验课程教学中采用多功能牙周手术教学模型的教学效果。方法 本研究于2016年采用实验对照方法,选择浙江大学医学院2010级~2013级七年制口腔医学专业6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牙周病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将2013级32名学生设为实验组,采用多功能牙周手术教学模型(以下简称多功能模型)+多媒体进行教学;2010级~2012级32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猪颌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学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评价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与对照组学生对4类牙周切口的掌握人数比较,内斜切口掌握(31比24),外斜切口掌握(31比25),牙间水平切口掌握(32比24),沟内切口掌握(32比2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为[87.5%(28/32)],高于对照组学生[65.6%(21/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 多功能模型满足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牙周病学实验教学多种操作训练需求,提高了学生的满意度和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D打印模型牙在牙体形态学教学中的应用
    张勉, 刘一帆, 张俊华, 刘晓东, 于世宾, 王美青
    2019, 39 (12):  914-917.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9.12.005
    摘要 ( 86 )   PDF(887KB) ( 26 )  
    目的 探讨3D打印模型牙在牙体形态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实验对照方法,于2017年9月选取第四军医大学2016级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23名学员为实验组,以2015年9月开始牙体形态学课程的2014级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的22名学员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我院既有的网络课程进行理论课程和石膏牙雕刻实习教学,同时配发全套14颗3D打印模型牙。对照组不配发3D打印模型牙,其余教学方法和实验组相同。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员的考核成绩,并对实验组学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学员石膏牙雕刻考核成绩为(87.57±4.55)分,高于对照组学员的(83.18±4.5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学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95.7%(22/23)的学员认为3D打印模型牙对于牙齿形态特征掌握和石膏牙雕刻有较大帮助。结论 3D打印模型牙可以有效帮助学员掌握牙齿解剖形态特征,提高石膏牙雕刻技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教育
    多元化教学方式在三年制护理专业健康评估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欧洲, 李晓蕾, 于春妮
    2019, 39 (12):  918-921.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9.12.006
    摘要 ( 29 )   PDF(889KB) ( 23 )  
    目的 探讨在三年制护理专业健康评估实验课程教学中实施多元化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方法 采用实验对照方法,于2016年至2017年实施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2016级和2017级三年制护理专业73名学生设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级35名学生设为实验组,2016级38名学生为对照组。在健康评估实验课程教学时,实验组学生采用典型案例分析、角色扮演、高仿真模拟人等多元化教学方式,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82.8±15.7)比(71.7±11.3),(89.2±12.6)比(78.6±11.4)],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对多元化教学方式评价好和较好的前3位项目为:提高自学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其占比分别为100.0%(35/35)、100.0%(35/35)和97.2%(34/35)。结论 多元化教学方式能够提高三年制护理专业学生健康评估实验课程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形成性评价在护理学专业学生临床实习中应用的质性研究
    叶桂连, 高国贞, 陈涵瑜
    2019, 39 (12):  922-925.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9.12.007
    摘要 ( 63 )   PDF(852KB) ( 30 )  
    目的 探讨护理学专业学生在临床实习中对形成性评价的真实感受并提出相关建议,为教学医院护理学专业学生形成性评价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9月,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实习的2015级四年制护理学专业1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形成性评价的应用给护理学专业学生带来不同的感受。分析提炼出5个主题:提高自学能力与学习信心;促进师生交流和及时发现问题;与终结性评价方式互相补充;评价内容多且固定;缺乏对科研教学的评价。结论 形成性评价能够对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实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存在评价内容多缺乏科研教学方面的评价等不足。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者应该及时改进形成性评价方法,提高学生的实习带教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所院校护理学专业学生学校适应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焦提美, 俞伟杰, 牛玉柏
    2019, 39 (12):  926-929.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9.12.008
    摘要 ( 46 )   PDF(856KB) ( 13 )  
    目的 探讨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学校适应和心理健康的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4月,选取吉林省延边大学和北华大学2015级~2017级护理学专业58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SCL-90阳性症状检出率35.2%(205/583),三年级学生躯体化因子分[(1.38±0.40)分]高于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1.27±0.29)分、(1.33±0.3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年级学生的学校适应评分[(2.81±0.50)分]低于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评分[(3.00±0.58)分、(3.02±0.80)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学生的情绪适应评分[(2.95±0.74)分]与焦虑因子分[(1.41±0.40)分](P<0.01)和精神病性因子分[(1.33±0.37)分](P<0.05)显著相关。结论 护理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整体状况欠佳,三年级学生学校适应水平较差,情绪适应与焦虑和精神病性因子显著相关。高校可以通过普及大学生情绪管理的相关课程,促进护理学专业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心理契约与工作满意度及其相关性研究
    王艳茹, 陈秋红
    2019, 39 (12):  930-933.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9.12.009
    摘要 ( 48 )   PDF(888KB) ( 15 )  
    目的 了解包头市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心理契约与工作满意度现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利用心理契约问卷和工作满意度问卷对包头市20所养老机构的200名护理人员进行了调查,分析她们的心理契约与工作满意度情况,并采用回归分析探讨心理契约各维度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结果 护理人员心理契约总均分(3.83±0.30)分,工作满意度总均分(3.57±0.27)分。回归分析显示,组织人际责任、组织发展责任、组织规范责任和员工人际责任4个维度均影响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结论 包头市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心理契约和工作满意度评分均处于中等水平,且心理契约程度影响工作满意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留学生教育
    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
    王汝佳, 孙培航, 张明宇, 海洋, 马星, 李艳超, 曹德品
    2019, 39 (12):  934-937.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9.12.010
    摘要 ( 34 )   PDF(886KB) ( 19 )  
    目的 探讨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其主观幸福感进而提高学习适应性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3月至8月,选取黑龙江省2所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264名留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文化适应策略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主观幸福感评分为(45.69±8.23)分,对生活感到“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分别为87.5%(231/264)和12.5%(33/264)。留学生“来华时间”和“文化适应策略”与其主观幸福感的评分情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大多数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主观幸福感较高,留学生的来华时间和文化适应策略选择是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留学生的专业汉语学习需求分析与教学对策
    潘浩
    2019, 39 (12):  938-941.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9.12.011
    摘要 ( 25 )   PDF(841KB) ( 22 )  
    在总结国内医科来华留学生汉语教学的基础上,借鉴专门用途英语中的需求分析理论,进行了针对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BachelorofMedicineandBachelorofSurgery,MBBS)留学生的专业汉语学习需求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分析了MBBS留学生汉语学习需求。结果 显示,MBBS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和需求集中在日常交际、医患沟通和医学词汇等方面,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实用性和真实性,以听说能力的提升带动专业汉语学习效果的改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江苏省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激励政策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唐大龙, 朱滨海, 刘伟楠, 周稳, 刘芳, 占伊扬
    2019, 39 (12):  942-945.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9.12.012
    摘要 ( 30 )   PDF(857KB) ( 17 )  
    目的 了解江苏省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以下简称“全科住培学员”)培养过程中的激励政策实施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完善相关激励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的社会人口学调查表和激励现状调查表对江苏省全科住培学员的激励政策实施现状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和相关统计学方法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 发放问卷1491份,回收有效问卷134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9.9%。激励效应3个维度评分分别是:工作满意度(15.26±2.82)分,努力意愿(18.39±3.72)分,就职意愿(14.34±3.17)分。体育锻炼频次、工作时长、睡眠时长、收入水平、身份归属、参加培训年度、婚姻状况均为全科住培学员激励效应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全科住培学员的激励政策实施初显成效。激励机制要以学员的实际需要为基础,合理改善学员生活条件,增强学员归属感,逐步提高对全科住培学员的激励效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住院医师两种股神经阻滞麻醉教学学习曲线的比较
    王玉洁, 徐懋, 李民, 王军, 郭向阳
    2019, 39 (12):  946-949.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9.12.013
    摘要 ( 40 )   PDF(942KB) ( 22 )  
    目的 比较神经刺激仪定位与超声引导两种股神经阻滞方法在住院医师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9月进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24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神经刺激仪定位学习组(N组)与超声引导学习组(U组),每组12名医师。前期培训结束后,每名医师在2018年4月~2018年10月期间完成15例股神经阻滞麻醉操作。记录医师操作时间,绘制学习曲线,并比较两组医师的自信心评分和操作质量。结果 随着操作次数的增加,两组医师操作时间逐渐缩短,N组医师学习曲线从第11次操作开始趋向平稳,U组从第13次操作开始趋向平稳。两组医师的自信心评分均随着操作次数的增加而提高。N组医师最后3次操作的一次穿刺成功例数少于U组医师(24例比32例),操作时间长于U组医师[(9.1±1.5)分钟比(7.0±1.2)分钟],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住院医师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股神经阻滞麻醉,需要更多的操作次数以达到较为稳定的状态,但最后3次操作效果优于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操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接受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科研态度和行为现状的调查研究
    杨进, 何培欣, 姜雪, 路然, 王楠, 王海宁
    2019, 39 (12):  950-953.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9.12.014
    摘要 ( 35 )   PDF(888KB) ( 26 )  
    目的 调查接受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以下简称在培住院医师)的科研态度和科研行为现状,为培养兼具诊疗能力和科研素养的临床医疗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18年12月,选取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科系统47名在培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向其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其科研态度和科研行为。结果 53.2%(25/47)的在培住院医师表示愿意进行科研,在培住院医师认为其医学科研知识主要来源排在第一位的是自我学习,占比38.3%(18/47);在1周内阅读医学相关科研文献的平均时间排在第一位的是在3小时以内,占比80.9%(38/47)。29.8%(14/47)和21.3%(10/47)的在培住院医师认为统计学分析和课题及研究方向选择是其缺乏的主要医学科研方法。12.8%(6/47)的在培住院医师不能在临床工作中提出科学问题,10.6%(5/47)的在培住院医师不能整理分析文献,25.5%(12/47)的住院医师不能选择合适研究方法解决所发现的问题,19.1%(9/47)的在培住院医师未撰写过研究论文。结论 在培住院医师科研态度不够积极;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但仍然缺乏科研方法相关知识;在提出科学问题、整理分析文献、解决问题和撰写论文等方面的学习和实践存在不足。大学附属医院应当积极探索形成符合医院特色和住院医师成长规律的科研能力培养方案和体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耳内镜技术培训的探索
    吴旋, 陈垲钿, 庄惠文, 熊观霞, 江广理, 文卫平
    2019, 39 (12):  954-957.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9.12.015
    摘要 ( 31 )   PDF(852KB) ( 20 )  
    目的 评价阶梯式教学结合精细程序化手术培训模式在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耳内镜技术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进行耳内镜技术规范化培训的38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阶梯式教学结合精细程序化手术培训模式对其进行1年的培训,培训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和理论与技能考试,了解其培训效果。结果 住院医师均通过理论和技能考核,耳内镜技能操作考核优秀率81.6%(31/38)。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00.0%(38/38)的住院医师满意该种教学模式,100.0%(38/38)的住院医师认为学习兴趣和耳内镜操作熟练程度得到很大提升;86.8%(33/38)的住院医师认为耳内镜手术操作能力得到很大提升;92.1%(35/38)的住院医师认为术中应变能力得到很大提升,89.5%(34/38)的住院医师认为医患沟通能力得到很大提升。结论 阶梯式教学结合精细程序化手术培训模式有助于提高耳内镜技术的培训效果,适用于住院医师耳内镜技术规范化培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继续医学教育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形式及其学习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陈丽, 杜治琴, 刘振华, 刘振洪, 吴亚军, 徐强, 张英杰, 刘俊立
    2019, 39 (12):  958-961.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9.12.016
    摘要 ( 22 )   PDF(855KB) ( 25 )  
    目的 了解和分析全国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不同形式及其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6月至10月,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在线答卷为主、纸质答卷为辅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和分析不同特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不同形式及其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情况。结果 调查对象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不同形式,从多到少依次为学术会议(56.9%,20312/35701)、专题讲座(55.2%,19702/35701)、网络学习(54.5%,19450/35701)、专项培训(50.8%,18135/35701)、进修教育(27.6%,9850/35701)。东部地区、从业11年以上、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参加学术会议、专题讲座等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的比例相对较高。对于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最有帮助的继续医学教育形式,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选择比例最高的为岗位技能培训(74.3%,26511/35701)和理论培训(70.4%,25150/35701),均超过70.0%。对于影响继续医学教育学习效果的因素,选择比例最高的为“实用性不强”(47.6%,16991/35701)和“针对性不强”(46.5%,16616/35701)。结论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最多的继续医学教育形式为学术会议,但岗位技能培训和理论培训对于提高个人水平帮助最大。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强是影响继续医学教育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进阶式培训方式在麻醉学医师气管插管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贾茜茜, 吴长毅, 王军, 李民, 徐懋, 郭向阳
    2019, 39 (12):  962-965.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9.12.017
    摘要 ( 35 )   PDF(851KB) ( 25 )  
    目的 采取进阶式培训方式对麻醉学医师进行气管插管技能培训,探讨其与传统气管插管技能培训方式相比是否具有优越性,为进一步优化气管插管技能培训方式提供经验和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进行气管插管技能培训的42名医师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1名医师。实验组医师采用进阶式培训方式进行气管插管技能培训,对照组医师采用传统培训方式进行气管插管技能培训。培训1年后,对两组医师进行气管插管技能考核并比较其成绩;同时,对两组医师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其对各自培训方式的满意度等。结果 培训前,实验组医师气管插管技能考核成绩[(52.8±10.7)分]与对照组医师[(53.1±11.2)分]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2,P>0.05);培训后,实验组医师气管插管技能考核成绩[(89.4±3.7)分]高于对照组医师[(77.1±6.5)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526,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受训医师认为进阶式培训方式对提高教学效果更为有利。结论 采用进阶式培训方式培训的麻醉学医师的气管插管技能掌握得更好,该培训方式得到受训医师的更多认可,值得在麻醉学医师技能培训中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教育评估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全国统考科目改革的路径研究
    白娟
    2019, 39 (12):  966-969.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9.12.018
    摘要 ( 24 )   PDF(875KB) ( 18 )  
    在医教协同背景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是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新要求。本文分析了我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以下简称招生考试)全国统考科目改革的必要性,在借鉴美国医学院入学考试改革理念的基础上,提出招生考试全国统考科目改革的路径,即有机衔接招生考试的考核目标和医师职业胜任力培养目标;细化招生考试的能力考查目标;强调以病例为引导和以问题为导向的招生考试命题理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德尔菲法在中国临床医学教育中应用的系统评价
    李姝, 马青变, 谷士贤
    2019, 39 (12):  970-973.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9.12.019
    摘要 ( 84 )   PDF(888KB) ( 32 )  
    目的 系统评价德尔菲法在中国临床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了解德尔菲法的实施现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采取系统评价的方法,搜索截至2019年2月28日中国知网和Medline数据库文献。通过阅读全文提取研究设计、问卷过程、专家资质、结果报告并进行统计。结果 35项研究达到入选标准。专家大多为10年以上从业年限,首轮应答率超过80.0%;34项研究进行了意见强度分级;多数研究进行了意见集中程度、协调程度分析。但40.0%(14/35)的研究未定义指标筛选标准;77.1%(27/35)的研究无反馈;97.1%(34/35)的研究未定义达到共识的量化标准。结论 德尔菲法在中国临床医学教育领域中的实施过程存在较大差异,细节有待规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科医师不同眼科规范化培训方式的实施效果比较
    余芬芬, 霍丽君, 苏毅华, 陈咏冲, 甘世斌, 万鹏霞
    2019, 39 (12):  974-977.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9.12.020
    摘要 ( 20 )   PDF(857KB) ( 8 )  
    目的 比较全科医师不同眼科规范化培训方式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规范化培训基地轮转的34名全科医师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先轮医技组和先跟门诊组,每组17名医师。在入科和出科时,采用微型临床能力评估(mini-clinicalevaluationexercise,Mini-CEX)方法,分别对两组全科医师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先轮医技组全科医师入科总分为(19.71±1.57)分,出科总分为(39.41±1.91)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889,P<0.01);先跟门诊组全科医师入科总分为(19.65±1.69)分,出科总分为(34.71±2.62)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922,P<0.01)。两组全科医师出科评分比入科评分提高幅度分别为(19.71±2.57)分和(15.06±3.77)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03,P<0.01)。结论 对于接受短期眼科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师,先轮转医技室(辅助检查室和治疗室)再跟导师门诊,可以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疆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
    李榕, 闫琪, 阿斯木古丽·克力木, 雍娴婷, 刘涛
    2019, 39 (12):  978-981.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9.12.021
    摘要 ( 40 )   PDF(855KB) ( 18 )  
    目的 建立新疆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为新疆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新疆8个地区20个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和职业病医院等)的450名公共卫生专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96份,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对象中以女性(64.4%,255/396)、本科所学专业为公共卫生相关专业(70.2%,278/396)、本科及以上学历者(65.9%,261/396)为多。根据胜任力要素的重要度评分均值进行筛选,初步建立了包含职业综合能力、公共卫生基础知识、临床相关知识技能、卫生工作技能、职业道德水平、创新反思能力的6个胜任力主因子和51项胜任力要素(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4.89%)的新疆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结论 本研究所构建的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和所确定的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岗位胜任力要素,能够反映新疆地区的地域与经济特点,可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医学与比较医学教育
    美国匹兹堡大学重症医学情景模拟教学体系设置及其启示
    赵慧颖, 梁书静, 姜冠潮, 安友仲
    2019, 39 (12):  982-985.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9.12.022
    摘要 ( 40 )   PDF(851KB) ( 53 )  
    美国匹兹堡大学重症医学情景模拟教学体系的设置具有培训对象广泛、技术与情景紧密结合、教学师资专业、课程制作规范、内容多样化等特点。该教学体系注重以培训对象为主导、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关注危机情景处理,增加临床实用性,非常值得我国重症医学教学借鉴。我国重症医学情景模拟教学存在课程建设不标准、内容单调、受众不广、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可以从发挥临床模拟中心主导作用、强化教师队伍、建立标准化课程、增加课程的多样性和真实性、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京大学医学教育课程体系现状及借鉴
    刘禹彤, 丁宁, 李鸿鹤, 闻德亮
    2019, 39 (12):  986-988.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9.12.023
    摘要 ( 91 )   PDF(833KB) ( 62 )  
    日本的医学教育课程体系是以日本文部科学省制定的“典型核心课程”为基础,结合各大学的特色构建的。本文概述了日本文部科学省对日本医学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要求,聚焦了东京大学医学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情况,由面到点系统地介绍了日本医学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分析了日本医学教育课程体系的特征,希望为我国医学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比利时根特大学生物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特点与启示
    黄琳燕, 顾兵, 齐素华, 马萍
    2019, 39 (12):  989-992.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9.12.024
    摘要 ( 46 )   PDF(846KB) ( 42 )  
    比利时根特大学是世界百强大学之一,其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通过明确的目标定位、紧凑的学时安排、合理的课程体系、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开放的研究过程以及动态的自我质量评价体系,形成一套规范、科学和系统的培养体系。本文对比利时根特大学医学和健康科学系生物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系进行全面的分析,希望为我国生物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