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 2025, Vol. 45 ›› Issue (8): 625-629.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40516-00493
王景超1, 李海潮2, 江哲涵3, 刘虹4, 齐心5
Wang Jingchao1, Li Haichao2, Jiang Zhehan3, Liu Hong4, Qi Xin5
摘要: 目的 本研究借鉴住院医师核心置信职业行为(entrustable professional activities, EPAs)指标设计自评问卷,探讨其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习效果自评中的应用价值,为胜任力导向的临床实习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问卷借鉴住院医师核心EPAs指标自行设计,选取北京大学2018级八年制和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83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实习前后开展问卷调查,通过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比较实习前后的自评结果。结果 实习后学生自评结果与实习前相比,除危急重症识别与处置外,其余指标达到3级(需要在临床教师间接监督下完成)的比例均有所提高,最高的为病例汇报,达到85.6%(131/153)。接诊患者、辅助检查选择和判读、诊断与鉴别诊断、病例汇报、一般临床问题识别与处理、基本操作、知情同意和临床教学8项指标自评结果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前6项有明确的实习教学要求,后2项不明确。例如,接诊患者,实习后自评1级(无法完成)、2级(必须在临床教师全程监督下完成)、3级的比例分别为0、13.7%(21/153)和85.0%(130/153),实习前分别为0.8%(1/128)、35.2%(45/128)和53.1%(68/128)。治疗决策、医疗文书书写、危急重症识别与处置、患者转运与交接、健康教育、告知坏消息、公共卫生事件应对7项指标学生自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前4项有明确的实习教学要求,后3项不明确。例如,治疗决策,实习后自评1级、2级、3级的比例分别为9.2%(14/153)、53.6%(82/153)和35.9%(55/153),实习前分别为5.5%(7/128)、57.8%(74/128)和21.1%(27/128)。结论 临床实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临床能力,借鉴住院医师核心EPAs指标设计的自评问卷,可以有效反映实习效果,明确的教学要求结合充分的临床实践有助于提升医学生的临床能力。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