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孙靖靖, 刘霞, 张秀梅. 新医科视域下医学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的实施路径[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1(6):40-43. [2] 房慧莹, 赵思奇, 刘鹤, 等. 基于TOPSIS法的预防医学本科生科研胜任力培养优先关注领域[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26(4):556-559. DOI:10.13555/j.cnki.c.m.e.2018.04.005. [3] 张伟, 祁俊侠, 杨茜璐, 等. 基于文献阅读和科研设计培养医学本科生的科研素养[J].基础医学教育,2023,25(3):261-265. DOI:10.13754/j.issn2095-1450.2023.03.21. [4] 李寅, 堵国成, 华兆哲, 等. 从科研意识、科研方法和科研精神三方面培养研究生[J].中国大学教学,2005(8):23-24.DOI:10.3969/j.issn.1005-0450.2005.08.008. [5] 杨本硕, 张宇辰, 刘喜华. 经济预测与决策技术及MATLAB实现[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5:270-271. [6] 刘燕, 王心旺. 基于熵值分析法的医学生人文素养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影响因素分析研究[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21,49(1):89-91. DOI:10.3969/j.issn.2095-9664.2021.01.24. [7] 刘振华, 丁元林. 医学综合评价中指标赋权法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0):190-192.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0.10.136. [8] 黄学敏, 林少英, 谢志炼, 等. 利用熵值法综合评价佛山市高明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8,13(2):128-132. DOI:10.16117/j.cnki.31-1974/r.201802012. [9] 边雅豪, 郭瑶菡, 王璐瑶, 等. 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素养的调查与分析[J].科技风,2023(1):160-163. 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2301054. [10] 陶莎莎, 曹雅雯, 倪婧, 等. 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的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济宁医学院学报,2023,46(2):145-148. DOI:10.3969/j.issn.1000-9760.2023.02.016. [11] 周健, 祝丽玲, 杜宁, 等. 新医科背景下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现状和意愿调查[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4(4):49-51. DOI:10.3969/j.issn.1002-1701.2024.04.019. [12] 徐庆春,张平,彭赛红.高职工科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月刊, 2023(15):79-81. [13] 马利伟, 张巍方, 汪继印, 等. 以课程形式指导低年级医学本科生阅读科研文献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22,42(10):883-887.DOI:10.3760/cma.j.cn115259-20220325-00383. [14] 鲁曼, 王景超, 袁丽佳, 等. 暑期科研项目在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5, 45(5): 375-378. DOI:10.3760/cma.j.cn115259-20240403-00344. [15] 应颖, 林桂淼, 陈献雄, 等. 基于培育医学生科研素养的创新能力训练体系建立及实施[J].医学教育管理,2021,7(1):11-15,25.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1.01.003. [16] 黎富民, 郑德阳, 尹思力, 等. 西南医科大学医药类专业本科生参与科研情况调查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1, 41(2): 131-134. DOI:10.3760/cma.j.cn115259-20200618-00932. [17] 仲崇科. 预防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思维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3(14):137-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