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稿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毕业后医学教育质量改进全球标准(2023年修订版)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颁布, 管沛璇, 鞠辉, 李烨, 杨英翻译
    2025, 45 (10):  721-734.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50206-00118
    摘要 ( 5 )   PDF(977KB) ( 4 )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for Medical Education,WFME)颁布的毕业后医学教育质量改进全球标准(2023年修订版)旨在为全球范围内的毕业后医学教育质量改进提供指导框架。该标准基于原则而非具体规定,强调根据不同的社会、文化和资源情境进行本地化调整。标准涵盖8大领域,即宗旨与价值观、课程计划、评价、毕业后医生、教师和临床导师、教育和培训资源、质量提升、治理和管理。标准鼓励各机构结合自身情境和需求进行调整,旨在通过持续的质量改进,提升毕业后医学教育的质量,最终改善患者和社区的健康状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程序性评价的历史演进及其在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齐心
    2025, 45 (10):  735-739.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50626-00715
    摘要 ( 5 )   PDF(945KB) ( 6 )  
    程序性评价历经萌芽、发展、定型和实践阶段,最终形成低利害评价—中期回顾—高利害决策的框架。程序性评价从教育设计角度出发,根据胜任力目标,将不同评价方式嵌入教育过程,并与教学紧密结合,实现以评促学和学评融合。程序性评价强调系统整合信息、持续纵向评价和利害关系连续体等理念,并采用测试强化学习、过度学习、分散学习、交错学习等方式,加速学习者个性化学习。我国医学教育者有必要认知、理解并应用程序性评价于临床教学,调整现有信息系统、教学常态,推动人工智能的应用,规避潜在的风险,以有效实施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程改革与建设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新生研讨课的构建与实践
    魏剑龙, 陈钟, 田菊梅, 张柏梁
    2025, 45 (10):  740-743.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40809-00838
    摘要 ( 3 )   PDF(863KB) ( 4 )  
    为了帮助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新生加强对专业的了解,提升专业认同感,设计并开设了新生研讨课并在厦门医学院2023级口腔医学技术专业98名新生中实施。课程结束后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课后对专业了解度的评分为(3.60±0.86)分,高于课前的(2.47±0.65)分,专业认同度的评分为(3.47±0.74)分,高于课前的(3.17±0.65)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学生对该课程的满意度为77.1%(74/96),84.4%(81/96)的学生认为课程能够提高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81.3%(78/96)的认为课程能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97.9%(94/96)的学生认为课程能够提升沟通交流能力,87.5%(84/96)的学生认为课程能够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新生研讨课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认同,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方法
    口腔全科进阶式教学方式的建立和应用效果评价
    朱文昊, 乔迪, 吴迪, 王琳, 潘洁
    2025, 45 (10):  744-747.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40613-00595
    摘要 ( 6 )   PDF(836KB) ( 14 )  
    口腔全科医生需要掌握口腔医学多个专科的专业能力,进修学习是提升其水平的重要途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综合科从2011年开设为期1年的全科进修教学,分为第一阶段(1~12周)的技能规范化培训和第二阶段(13~48周)的全科思维培养与技能熟练。针对第一阶段存在的培训方法单一、无操作评价、缺乏服务意识培养等问题,本研究设计“进阶式教学方式”,通过分层考核、标准化评分完善流程,对2022~2023级18名进修学员开展教学,并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学员入科成绩[2.00(1.00)分]与进阶考核成绩[4.25(0.35)分]差异显著(P<0.001),且四分位间距从1.00降至0.35,同质化提升;师生均认可操作技能的进步。临床观念培训后,主诉牙鉴别、全身评估、爱伤观念均得到改善。进阶式教学方式有助于在口腔全科医生操作水平的同质化,为后续教学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复盘在国内外护理模拟教育中应用的文献可视化分析
    刘翠萍, 胡娟, 步小龙, 孙霞
    2025, 45 (10):  748-753.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40903-00916
    摘要 ( 4 )   PDF(1043KB) ( 3 )  
    目的 通过分析近20年国内外护理模拟教育中复盘(引导性反馈)的相关文献,梳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未来的护理教育研究指引方向。方法 以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自建库至2024年收录的护理模拟教育中复盘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 软件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英文文献740篇,中文文献41篇,发文量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发文量主要集中在美国;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本科护理教育和模拟教学方法等方面;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模拟教学实践标准和教学效果研究等方面。结论 复盘逐渐受到国际护理学教育者的关注,但文献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应通过开展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提升复盘在护理模拟教育应用中的深度和广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技术
    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医学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张媛, 吴博涵, 唐彬, 李政林, 易敏寒
    2025, 45 (10):  754-759.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41212-01292
    摘要 ( 4 )   PDF(1010KB) ( 4 )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处理高度抽象的医学概念、模拟临床医疗场景以及提供个性化的医学教学互动等方面为推进医学教育数字化转型带来了机遇。本文从医学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需要出发,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医学教育的机遇、风险与实现路径,提出了“素养—资源—教学—治理”四维实践路径,指出生成式AI赋能医学教育数字化转型必须始终遵循“医者本位”原则。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自媒体平台建设的医学统计学教学探索
    丁上珍, 蒋若悠, 王若桐, 王思远, 陈彦凤, 沈新娣, 盛跃颖, 罗盈怡
    2025, 45 (10):  760-762.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41029-01125
    摘要 ( 4 )   PDF(820KB) ( 7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医学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了探索互联网时代医学统计学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医学统计学的主观能动性,上海健康医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学团队秉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创建“校园统计之星”微信公众号和B站自媒体平台,学生在建设自媒体的过程中将统计学的知识和技能内化吸收,并以5~10分钟的小视频的形式输出,从而成为医学统计学的主动学习者。2024年12月,对上海健康医学院2022级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66名学生的医学统计学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7名(86.4%)学生长期关注了“校园统计之星”微信公众号和B站自媒体平台,23名(34.8%)学生参与了“校园统计之星”自媒体平台的小讲师视频录制。其中,有23名(100.0%)学生认为其加深了对医学统计学知识的理解和提高了对医学统计学技能的掌握,有21名(91.3%)学生认为提高了其探索学习的能力,有18名(78.3%)学生认为激发了其学习兴趣,有20名(87.0%)学生认为其获得了成就感和价值感。基于自媒体平台建设的医学统计学教学改变了传统的统计学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医学统计学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升了医学统计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教学
    我国肝胆外科学教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王亚栋, 刘凤悦, 刘铭坤, 靳斌, 朱民, 刘崇忠, 付春莉, 张元凯, 徐倩倩
    2025, 45 (10):  763-767.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40904-00927
    摘要 ( 3 )   PDF(947KB) ( 6 )  
    目的 探讨我国肝胆外科学教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和热点。方法 检索自建库至2024年7月12日收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肝胆外科学教学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6.3.R1)与Vosviewer (1.6.20)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 482篇文献纳入研究。2021年发文量最高为81篇,发文量最高的机构为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关键词聚类分析产生7个聚类:肝胆外科、临床教学、规范化培训、PBL教学法、临床见习、教学改革、三维可视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时下热点关键词。结论 我国肝胆外科学教学研究初具规模,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是研究重点,尚需开展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合作式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读者·作者·编者
    关于来稿中作者和通信作者的写作要求
    2025, 45 (10):  768-768. 
    摘要 ( 4 )   PDF(694KB) ( 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教学
    8-3-2融合问诊策略在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孙俊生, 袁富珍, 姚丁烨, 张迩耀, 任菁菁
    2025, 45 (10):  769-773.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41101-01135
    摘要 ( 2 )   PDF(888KB) ( 2 )  
    本研究针对现有病史采集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8-3-2融合问诊策略。该策略整合了传统问诊的8个要素、想法—担忧—期望问诊的3个维度以及开放性和闭合性问诊的2种技巧,构建了一种系统化的病史采集框架。设计了PROVIDe实施步骤,通过思维导图教学、情景记忆法和情景演练等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应用。初步教学实践结果显示,医学生接受培训前后在病史采集能力评分上有明显提升[(7.13±1.46)分比(10.94±1.60)分,P<0.001]。8-3-2融合问诊策略为医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系统的现病史采集框架,有效地促进了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医患沟通技能的提升,为病史采集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生教育
    神经病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效果分析
    谢春格, 马腾云, 张玉虎
    2025, 45 (10):  774-776.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40812-00841
    摘要 ( 4 )   PDF(836KB) ( 10 )  
    目的 分析神经病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简称专硕)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后的培养效果,为科学合理地开展并轨培养提供参考。方法 以2022至2024年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简称住培医师)与专硕为研究对象,收集他们首次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出科考核和年度考核成绩,并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首次执业医师资格考试,19名专硕全部通过,16名住培医师有15名通过。专硕比住培医师出科理论成绩80(18)分比82(12)分,技能操作成绩91(9)分比93(5)分,年度考核总成绩(80.33±5.35)分比(81.70±4.10)分,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神经病学专硕并轨培养不影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果的同质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读者·作者·编者
    关于来稿中参考文献的写作要求
    2025, 45 (10):  777-777. 
    摘要 ( 2 )   PDF(691KB) ( 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接受围术期安全文化教育的效果调查
    李晓燕, 陈伟明, 李浩, 王寿平
    2025, 45 (10):  778-782.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50321-00311
    摘要 ( 2 )   PDF(891KB) ( 1 )  
    目的 分析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学员接受围术期安全文化教育的效果。方法 2024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麻醉科研究团队参照患者安全文化量表,设计围术期安全文化教育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通过问卷星对在本院麻醉科完成轮转或正在轮转的104名妇产科住培学员进行线上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91份。住培学员安全文化教育的完全参与率为95.6%(87/91),98.9%(90/91)的住培学员认为其对自身有帮助,96.7%(88/91)的住培学员认为可以提高自身对麻醉风险的认识,97.8%(89/91)的住培学员能够更好地向患者解释麻醉过程和风险;94.5%(86/91)的住培学员更加注重患者的术后监护,92.3%(84/91)的住培学员认为患者术后恢复更快、住院时间缩短;98.9%(90/91)的住培学员在日常医疗活动中更加注重细节和操作规范;96.7%(88/91)的住培学员认为增强了自身的沟通协作能力,改善了与麻醉医师的配合顺畅程度;98.9%(90/91)的住培学员认为可以增强自我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96.7%(88/91)的住培学员表示愿意参加医疗质量控制活动并认为提升了职业认同感。结论 围术期安全文化教育有助于提升妇产科住培学员的安全文化意识,有助于提升其临床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教育评估
    基于多源流理论的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改革过程分析
    李冰鑫, 谷晓红, 袁娜, 张小勇, 焦楠
    2025, 45 (10):  783-787.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50113-00038
    摘要 ( 2 )   PDF(889KB) ( 1 )  
    作为提升中医药经典教育水平的关键举措,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的改革逻辑与驱动机制亟待剖析。本研究基于金登的多源流理论,系统解构2016至2025年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改革过程。研究发现,问题源流呈现为中医药经典教育质量区域差异、学生对中医药经典的重视度不足及传统考核效能衰减;政策源流形成于院校分级考试实践与专家共识;政治源流则体现为“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政策导向与中医文化传承发展的国民诉求。3条流源在2019年全国中医药大会政策之窗耦合催生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该分析模型基于多源流理论,系统阐释了医学教育改革中问题识别、方案供给、政治动员之间的动态关系,有助于深刻理解和把握医学教育政策变革的内在逻辑与推进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学专业思政合力育人评价量表的编制
    万丽红, 潘俊豪, 张琪, 王晓丹, 杨朵朵, 李卓然
    2025, 45 (10):  788-795.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41129-01231
    摘要 ( 3 )   PDF(944KB) ( 2 )  
    目的 编制基于学生视角的护理学专业思政合力育人评价量表。方法 基于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型和教育生态学理论,采用德尔菲法,于2024年6至7月通过便利抽样法调查我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 311名护理学专业应届毕业生,编制护理学专业思政合力育人评价量表,并对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 ①3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100.0%和95.0%,专家权威系数为0.908;第三轮函询的条目重要性评分为4.26~5.00分,满分率为36.8%~100.0%,变异系数为0~0.17,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55(P<0.001)。②条目水平内容效度为0.95~1.00,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为0.95。③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的卡方自由度比为2.75,比较拟合指数(CFI)为0.952,Tucker-Lewis指数(TLI)为0.949,标准化残差均方根(SRMR)为0.032,平均平方误差平方根(RMSEA)为0.037,组合信度(CR)为0.738~0.934,平均方差萃取量(AVE)为0.779~0.969。④量表的克朗巴赫系数为0.990,折半信度系数为0.963,重测信度系数为0.797。编成的量表包括9个维度和44个条目。结论 基于学生视角的护理学专业思政合力育人的现状与成效评价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客观评价护理学专业思政合力育人质量的可靠工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标准化病人视角对护理学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评价的混合研究
    朱雪梅, 苏涵, 高学琴, 杜欣, 崔岩
    2025, 45 (10):  796-800.  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50123-00095
    摘要 ( 2 )   PDF(887KB) ( 2 )  
    目的 基于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视角,对护理学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进行评价,探索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 2023年6至7月,采用整群抽样法,以哈尔滨某医科大学2019级护理学专业58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解释性序列设计的混合研究方法,对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中SP对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分数进行描述性分析。根据评价结果对SP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SP对学生人文关怀能力评分结果显示,与其他考站相比,学生在护理技能操作和执行医嘱考站的评分较低,分别为(17.40±1.19)分(满分20分)、(7.74±0.98)分(满分10分)。根据访谈结果共提炼出3个主题:①学生感知与判断患者关怀、情绪需求不足;②学生沟通缺乏灵活性;③专业技能操作水平与人文关怀能力同等重要且相互影响。结论 学生在感知判断他人关怀需求和情绪需求方面的能力和沟通能力有待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水平与人文关怀能力相互影响,未来可以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在制定教育改革策略方案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情绪智力、沟通能力、专业技能操作水平与人文关怀能力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与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