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 2025, Vol. 45 ›› Issue (9): 646-650.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50107-00013
谭静1, 孔祥国2, 陈子杰3, 苏丹4, 吴宇峰5
Tan Jing1, Kong Xiangguo2, Chen Zijie3, Su Dan4, Wu Yufeng5
摘要: 目的 调查中医药院校非医学类专业学生中医传统文化素养现状,分析经典阅读、知识获取途径和课程实践转化等核心问题,提出针对性提升策略,为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 2024年12月,采用分层抽样法,从东部(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中部(河南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东北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西部(成都中医药大学、重庆中医药学院)8所中医药院校选取非医学类专业学生,通过问卷网发放电子问卷。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共回收问卷320份,其中有效问卷280份。中医理论认知与经典著作阅读方面:88.2%(247/280)的学生了解中医基本理论,但32.1%(90/280)的学生“仔细阅读过其中多部”或“读过一两部的部分内容”中医经典著作,31.1%(87/280)的学生表示“几乎不了解”。兴趣与知识获取途径方面:91.4%(256/280)的学生对中医传统文化感兴趣,95.7%(268/280)的学生认可其现代价值;78.6%(220/280)的学生通过网络媒体、76.8%(215/280)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和接触中医文化,但养生方法使用率包括“经常使用”和“偶尔使用”仅65.7%(184/280)。课程评价与实践转化方面:83.9%(235/280)的学生认可课程内容丰富度,但仅31.4%(88/280)的学生对课程表示非常满意,65.0%(182/280)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机会少。结论 中医药院校非医学类专业学生存在中医理论认知基础较好但经典阅读不足、兴趣认同较高但相关知识获取途径有限、中医文化类课程丰富但实践转化不足等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予以提升:增加中医经典与传统文化相关课程比重并将中医传统文化因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开展多样化的中医传统文化相关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学校课程教学的有益补充,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与中医传统文化的结合。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