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 2025, Vol. 45 ›› Issue (11): 860-867.DOI: 10.3760/cma.j.cn115259-20241202-01240
李晨曦1, 崔爽2, 段丽萍3
收稿日期:2024-12-02
发布日期:2025-10-30
通讯作者:
崔爽, Email: cuish@bjmu.edu.cn
Li Chenxi1, Cui Shuang2, Duan Liping3
Received:2024-12-02
Published:2025-10-30
Contact:
Cui Shuang, Email: cuish@bjmu.edu.cn
摘要: 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是我国研究生教育领域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其调整变迁是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的风向标。在2022年版学科目录发布并正式实施背景下,本研究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理论,对我国医学门类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并从影响因素、动力机制和路径依赖3个方面对制度变迁的逻辑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理念性因素、外生性因素和内生性因素影响医学门类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调整,行政主体、学术主体、市场主体和行业主体作为参与主体,通过替代、层叠、漂移和转换模式推动医学门类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渐进式变迁,并通过回报递增、权力不均衡、制度黏附性和制度互补性推动2022年版医学门类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的自我强化并形成路径依赖。在2022年版学科专业目录实施过程中,医学院校应当关注学科专业目录设置与调整的影响因素,及时响应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遵循学科专业目录设置与调整的动力机制,准确把握学科专业目录调整的方向;利用学科专业目录设置与调整的路径依赖,重视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推动医学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李晨曦, 崔爽, 段丽萍.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理论的医学门类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的设置与调整分析[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5, 45(11): 860-867.
Li Chenxi, Cui Shuang, Duan Liping. Analysis of the establishment and adjustment of the specialty catalogue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discipline in medical field based on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theory[J].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 2025, 45(11): 860-867.
| [1] 王战军,张微.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高校学科结构调整——政策变迁的制度逻辑[J].中国高教研究,2019 (12):36-41. 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19.12.06. [2] 梁传杰. 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调整: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3 (2) :1-9. DOI:10.16750/j.adge.2023.02.001. [3] 尹丹. 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方向及路径探究——基于《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调整的视角[J]. 北京教育(高教) ,2024 (3) :58-61. [4] 朱德米.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兴起[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3): 107-113. DOI: 10.3969/j.issn.0257-0289.2001.03.019. [5] 河连燮.制度分析:理论与争议[M].李秀峰,柴宝勇,译.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21-24. [6] 杨院,王荷艳. 我国工学博士培养模式的变迁——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0(3) :8-13. DOI: 10.19834/j.cnki.yjsjy2011.2020.03.02.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就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和目录管理办法答记者问[EB/OL].(2022-09-14)[2023-05-23].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271/202209/t20220914_660966.html.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杨斌:以“三并”为着力点,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学科专业管理新机制[EB/OL]. (2022-09-14)[2023-05-23].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2022/2022_zl24/202209/t20220914_660973.html. [9] 黄宝印,唐继卫,郝彤亮.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J]. 中国高等教育,2017(2): 18-24. [10] 黄宝印.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30年[J].中国研究生,2021(10):16-31.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启动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创新项目[EB/OL]. (2020-12-07)[2025-08-19].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12/t20201207_503915.html. [12]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EB/OL].(2020-09-17)[2023-05-2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0-09/23/content_5546373.htm. [13]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 关于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的通知(学位〔2022〕15号)[EB/OL]. (2022-09-13)[2024-12-02].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33/202209/t20220914_660828.html. [14] 周建军,胡伟力,谢鹏等. 医学领域学科专业目录调整的国际适应性问题探讨[J]. 西北医学教育,2010,18(3) :429-431,441. DOI: 10.3969/j.issn.1006-2769.2010.03.001. [15] 何俊志. 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J].国外社会科学,2002(5):25-33. DOI: 10.3969/j.issn.1000-4777.2002.05.004. [16] Mahoney J,Helen K.A theory of gradual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explaining institutional change: ambiguity, agency, and power[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19. [17] 马雪松. 历史制度主义的发生路径、内在逻辑及意义评析[J].社会科学战线,2022(6) :187-197. [18] Arthur, W. Brian. Competing technologies,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ck - in by historical events[J]. Econ J, 1989, 99(394):116-131. DOI: 10.2307/2234208. [19] Paul A. David. Why are institutions the 'carriers of history'?: path dependence and the evolution of conventions, organizations and institutions[J]. Struct Change Econ Dyn, 1994, 5(2): 205-220. DOI: 10.1016/0954-349X(94)90002-7. [20] Pierson P. Increasing returns, path dependence, 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J]. Am Polit Sci Rev, 2000, 94(2), 251-267. DOI: 10.2307/2586011. [21] North, D C.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 Press. 1990: 9. [22] 张大庆. 学科评估对医学人文学科发展的冲击[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32(7) : 845-848. DOI:10.12026/j.issn.1001-8565.2019.07.08.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就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和目录管理办法答记者问[EB/OL].(2022-09-14)[2023-12-26].http://www.moe.gov.cn/jyb_xwfb/s271/202209/t20220914_660966.html. |
| [1] | 刘志会, 李璐瑶, 李弘毅, 李雨璇, 李华琳, 丁显飞, 李砺锋, 程波, 张会芹.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5, 45(11): 868-874. |
| [2] | 沈丽琼, 陈谨瑜, 王平, 余丽慧. 基于用人单位视角的住院医师胜任能力满意度评价分析[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5, 45(11): 875-880. |
| [3] | 魏剑龙, 陈钟, 田菊梅, 张柏梁.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新生研讨课的构建与实践[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5, 45(10): 740-743. |
| [4] | 丁上珍, 蒋若悠, 王若桐, 王思远, 陈彦凤, 沈新娣, 盛跃颖, 罗盈怡. 基于自媒体平台建设的医学统计学教学探索[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5, 45(10): 760-762. |
| [5] | 谢春格, 马腾云, 张玉虎. 神经病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效果分析[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5, 45(10): 774-776. |
| [6] | 李晓燕, 陈伟明, 李浩, 王寿平. 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接受围术期安全文化教育的效果调查[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5, 45(10): 778-782. |
| [7] | 李冰鑫, 谷晓红, 袁娜, 张小勇, 焦楠. 基于多源流理论的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改革过程分析[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5, 45(10): 783-787. |
| [8] | 朱雪梅, 苏涵, 高学琴, 杜欣, 崔岩. 基于标准化病人视角对护理学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评价的混合研究[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5, 45(10): 796-800. |
| [9] | 谢宜南, 罗洁, 王瑾.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临床医学专业布点数量与分布情况研究[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5, 45(9): 641-645. |
| [10] | 谭静, 孔祥国, 陈子杰, 苏丹, 吴宇峰. 中医药院校非医学类专业学生中医传统文化素养现状调查与提升策略[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5, 45(9): 646-650. |
| [11] | 李慧, 孟捷, 殷晓旭, 丁宏. 基于改进的IMB模型探索医学本科生课堂学习效果的影响机制[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5, 45(9): 651-655. |
| [12] | 朱婧, 王小飞, 周洧冰, 刘衡宇. 基于科学引文数据库的医学教育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究分析[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5, 45(9): 661-665. |
| [13] | 许慧莹, 李月红. 肾内科专科医师置信职业行为核心指标构建[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5, 45(9): 677-680. |
| [14] | 张艳, 黄丽娟, 朱文华, 方力争. 双督导在全科教学门诊中的应用探索[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5, 45(9): 681-685. |
| [15] | 姜行康, 苑玲玲, 郭涛, 郄云凯, 张卫, 刘春雨, 胡海龙. 单病种模块化教学方式在泌尿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5, 45(9): 691-695. |
| 阅读次数 | ||||||
|
全文 |
|
|||||
|
摘要 |
|
|||||